| 捐赠本站 |我要留言 | RSS
首页 > 教师>2018年广西省中小学公开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2018年广西省中小学公开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发布/编辑时间:2023-03-13 12:11:37  来源:1mi.xyz 收集整理】  作者:1mi  字体:【 报错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本大题共59小题,每小题0.5分,共29.5分)
1
下列属于教育活动的是(  )。
A、母鸡教小鸡觅食
B、警察训练警犬追查嫌疑犯
C、妈妈给孩子哺乳
D、爸爸叫孩子跟熟人打招呼
2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是指(  )。
A、教育形态
B、教育影响
C、教育系统
D、教育规律
3
认为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的观点属于教育的(  )。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心理起源说
4
生产劳动的经验被排斥在学校大门之外的现象发生在(  )。
A、商业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信息社会
5
在教育系统中,各级各类学校,各类社会教育机构及教育实体内部的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形成了一定的标准,这反映的现代教育的特点是(  )。
A、生产性
B、革新性
C、民主化
D、制度化
6
关于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B、教育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C、教育向精英化的方向发展
D、教育向终身化的方向发展
7
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能艺术”思想的著作是(  )。
A、《大教学论》
B、《教育与文化》
C、《教育漫话》
D、《普通教育学》
8
认为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的思想家是(  )。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杜威
9
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理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从作用对象看,这体现了教育的(  )。
A、个体功能
B、社会功能
C、正向功能
D、负向功能
10
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提升学生认知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是(  )。
A、德育
B、美育
C、体育
D、智育
11
关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的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德育起前提和支持作用
B、体育起灵魂和统帅作用
C、智育起基础作用
D、美育起动力作用
12
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是(  )。
A、培养劳动者
B、为人民服务
C、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D、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3
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是(  )。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职业教育
D、继续教育
1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校产生的必备条件的是(  )。
A、发明印刷术
B、物质基础
C、阶级分化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
15
由蔡元培主持制定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6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主要包括的四个层次是(  )。
A、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B、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
C、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
D、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17
从知识的传授来说,教师不是把科学家发现和概括出来的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必须对知识进行加工,使知识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接受。这反映教师劳动特点具有(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繁重性
18
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用来阐释教师的(  )。
A、文化素质
B、教育素质
C、身心素质
D、道德素质
19
叶澜等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进行了研究,认为能够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教学看作是教师帮助学生去理解、建构意义的过程,能够关注学生整体发展的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  )。
A、“虚拟关注”阶段
B、“生存关注”阶段
C、“任务关注”阶段
D、“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20
主张教师专业发展除了个人努力外,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学习团队的建设。这种观点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  )。
A、感性取向
B、理智取向
C、文化生态取向
D、实践——反思取向
21
“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说明人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
A、主观能动性
B、社会环境
C、教育
D、遗传素质
22
下列对班主任角色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班级的教育者
B、班级的决策者
C、班级的组织者
D、班级的指导者
23
班集体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特征是(  )。
A、班主任直接领导班级活动
B、班主任是班级核心和动力
C、自主地开展班级活动
D、学生积极分子不断涌现
24
对班集体的含义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班集体是一个特殊的学生主体
B、班集体是一个学生的文化心理共同体
C、班集体是个性化的社会组织
D、班集体是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学生群体
25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体现了课外活动能(  )。
A、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B、使学生能够接触社会
C、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D、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
26
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都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开展。这反映的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
A、丰富性
B、多面性
C、灵活性
D、开放性
27
某学校机器人兴趣小组开展的编程交流活动属于课外活动的(  )。
A、文体活动
B、学科活动
C、科技活动
D、公益活动
28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最适合的形式是(  )。
A、个人活动
B、群众性活动
C、小组活动
D、各学科活动
29
通过搜集各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现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称之为(  )。
A、行动研究法
B、历史研究法
C、实验研究法
D、比较研究法
30
张老师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改革研究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他确定了“中国儿童教育发展研究”这一课题,这样的选题违背了教育研究选题的(  )。
A、需要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创新性原则
31
基础教育改革要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美”为境界,以“周围世界”为源泉。这些观点源于(  )。
A、情境教育学派
B、情感教育学派
C、生本教育学派
D、生命化教育学派
32
某音乐老师将《火车开了》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为“歌唱时候能够面带微笑,并能在每一乐句之前轻轻地换气”,这说明教学目标具有(  )。
A、整体性
B、灵活性
C、层次性
D、预期性
33
丁老师将口语交际《说说广告》一课的部分教学目标定为“说说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广告,注意说得有条理,把理由说充分”。此教学目标属于(  )。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体验性目标
34
布鲁姆与加涅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相似之处是把教学目标分类的着眼点放在(  )上。
A、学习过程
B、学习方法
C、学习内容
D、学习结果
35
某小学数学老师将教学目标定为“能用手势比划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实际大小”,其中“能用手势”是教学目标的(  )。
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行为条件
D、表现程度
36
“引导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这一教学目标的不规范之处在于把行为主体表述成了(  )。
A、校长
B、学生
C、教师与学生
D、教师
37
《教育—财富隐藏其中》报告指出,教学“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这句话标明教学应注重(  )。
A、培育审美情感
B、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发展智力和能力
D、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基本技能
38
赫尔巴特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组成了(  )。
A、教学内容
B、教学设计
C、教学过程
D、教学媒介
39
教学过程是在理解、掌握已有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这种观点属于(  )。
A、特殊认识说
B、认识—发展说
C、发展说
D、情知说
40
以下不属于探究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基本阶段的是(  )。
A、明确问题
B、运用知识
C、深入探究
D、做出结论
41
列宁曾说:“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加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这揭示了教学过程中(  )。
A、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B、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的关系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D、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42
“举一反三”中的“一”体现出教学内容的(  )。
A、预成性
B、基础性
C、先进性
D、相关性
43
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是(  )。
A、课程标淮
B、课程计划
C、教学计划
D、教科书
44
学生在开展“保护绿水青山”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自己选择指导教师,遇到问题,积极主动查阅资料、确定活动方案,自觉呈现活动结果。这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
A、综合性
B、实践性
C、开放性
D、自主性
45
《历史与社会》课程强调历史、地理和其他文科的融合与联系,这就要求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学习。这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  )。
A、接受性学习
B、综合性学习
C、碎片化学习
D、个性化学习
46
某小学为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动手能力,企业合作开发“手工陶瓷工艺品制作”课程资源,从空间上讲,这种课程资源属于(  )。
A、校内课程资源
B、素材性课程资源
C、校外课程资源
D、条件性课程资源
47
教与学之间共同活动的中介是(  )。
A、课程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手段
D、教学目标
48
学生可以参与编制的教材种类是(  )。
A、国家教材
B、校本教材
C、乡土教材
D、地方教材
49
以问题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学习方式是(  )。
A、混合学习
B、发现学习
C、有意义学习
D、研究性学习
50
倡导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实施观体现了(  )。
A、忠实取向
B、相互调适取向
C、创生取向
D、结果取向
51
只能采用异质分组的小组合作学习类型是(  )。
A、小组调查
B、拼图法
C、公共学习
D、团队游戏竞赛
52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老师用不同教材、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之为(  )。
A、个别教学
B、复式教学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53
学生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兴趣,对某门课可以选择到不同的教室上课。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被称为(  )。
A、小组教学制
B、导生制
C、文纳特卡制
D、走班制
54
老师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应当(  )。
A、与研究学生相结合
B、与研究教材相结合
C、与研究命题相结合
D、与研究考试相结合
55
小学生看到自己日记后面老师写的称赞话语很高兴,写日记更加积极了。这一现象表明了作业评价的(  )。
A、诊断功能
B、激励功能
C、调节功能
D、发展功能
56
教师资格考试属于(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常模参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57
学校教学评价中最核心、最基本的活动是(  )。
A、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B、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C、学生身体素质评价
D、学生心理素质评价
58
按教学常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单元测验录适宜采用(  )。
A、教师自编测验
B、标准化测验
C、表现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59
班主任每学期期末给学生写的评语属于(  )。
A、自我评价
B、量化评价
C、质性评价
D、小组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60
“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和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涂尔干的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体现了(  )。
A、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B、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C、社会的存在决定个人存在
D、个人的存在决定社会存在
61
素质教育的特征有(  )。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面向全体学生
C、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面向多数学生
62
以下选项属于学校精神文化的是(  )。
A、校规
B、校歌
C、办学宗旨
D、校风
63
下列属于学生本质特点的有(  )。
A、安全性
B、完成性
C、发展性
D、自主性
64
小强妈妈望子成龙心切,小强已上幼儿园,才刚刚学会认字,就给他报了一个作文班。上小学后,明知道儿子不喜欢弹钢琴,还是给他报了钢琴兴趣班。这说明小强妈妈在教育过程中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A、互补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顺序性
65
班级组织建设工作包括(  )。
A、班级组织的设计
B、班级建设的指导
C、班级建设的评价
D、班集体的组织与培养
66
实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包括(  )。
A、有明确的目的
B、学生起主导作用
C、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D、要因地、因校制宜
67
下列选项匹配正确的是(  )。
A、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B、张文质——主体性教育学派
C、李吉林——理解教育学派
D、朱永新——新教育学派
68
某小学科学老师将《我的手》一课的部分教学目标设定为:学生在观察与实践中知道手的基本构造、形态与功能,并能用语言或图画较准确地描述观察结果;与同学合作,并能设计出简单的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该教学目标属于三维目标中的(  )。
A、情感与方法维度
B、过程与方法维度
C、知识与技能维度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69
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有(  )。
A、感知生命
B、培育能力
C、涵养品性
D、传承知识
70
人工智能的发展影响着各个行业,也影响着教育发展与教学内容的更新。从社会生活角度来看,教学内容的选择关注(  )。
A、科技发展和最新成果
B、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思维方式
C、社会对教育的总体期望
D、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71
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关系体现为(  )。
A、教学内容是对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提升
B、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保持一致
C、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主动联系
D、教学内容是对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抽象
72
某小学音乐老师讲授《明日歌》等诗词歌曲时,把《经典咏流传》节目引入课堂,组织学生观看节目、学唱歌曲,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对歌词的理解,在加深学生对歌曲主题理解的同时,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了提升。该教师教学遵循了(  )。
A、因材施教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73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考查方式有(  )。
A、口头提问
B、检查作业
C、书面小测验
D、期末考试
三、判断题。请对下列命题做出判断。(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74
人类社会出现了专门的学校教育,非制度化的教育就被制度化的教育所取代。(  )
75
教育个性化是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
76
教育是一种消费事业、福利事业、不具有生产性。(  )
77
劳动技术教育即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
78
学校的公益性表明所有学校办学都不能以营利性为目的。(  )
79
由于教师所面对的劳动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因此,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
80
班级组织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对班级成员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
81
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礼让等社会交往能力。(  )
82
群众性的课外活动是全校学生参与的活动。(  )
83
教育研究报告是三次文献。(  )
84
教育教学设计是人为和为人的。(  )
85
课程改革即重新编写教材。(  )
86
孔子“学”“思”“行”相结合的主张是我国最早以学为主的教学过程思想。(  )
87
学校教学评价旨在通过考试来评选三好学生。(  )
88
课后辅导着重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与补救教学中的缺陷,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与思维方法进行指导。(  )
89
说课立足于“课”,侧重于“说”,说思路,讲依据,是对教案的重复。(  )
90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  )
91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  )
92
讲授法意味着灌输式教学。(  )
93
现代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教学。(  )
四、案例分析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4
某校出现了“5+2=0”的现象: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成绩不理想,家长抱怨学校教育不力,老师抱怨家长管教不够。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开设了“家长课堂”:通过微信群建立线上“日常家长课堂”,老师分享教育素材,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情况;通过线下“周末家长课堂”,让家长走入学校,开展“如何看待玩游戏”“怎么教育孩子”等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主题交流活动。一段时间后,家长与老师慢慢相互理解,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更加关注,真正建立起家校沟通的有效机构,实现了从“5+2=0”到“5+2≥7”的转变。
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表明(  )。
A、家校合作的措施应具体适宜
B、家校合作增强了家长的教育责任感
C、家校合作目标一致能产生教育叠加效应
D、家校合作中学校教育应对家庭教育全方位指导
95
夏老师一直秉持“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的教育理念,基于此,她与学生建立起两个网络平台:“心情晴雨表”和“我有话悄悄说”。通过前一个平台,学生与老师分享喜怒哀乐;通过后一个平台,学生说出老师对自己的误解或不公,老师开展自我批评。这两个平台成为夏老师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渐渐地,夏老师与所有学生都结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女神”。
依据我国对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夏老师与学生之间做到了(  )。
A、尊师爱生
B、和谐亲密
C、民主平等
D、心理相容
96
为了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班主任和学生商议决定设计班级网页。他们先拟定了班级规程、班级话题、任课教师、班主任专栏等网页版块,然后分头收集素材,再集体讨论、筛选,确定材料,制成网页。网页投入使用后,大家经常就网页问题进行协商,自觉定期更新网页内容。
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中的班级(  )。
A、拓展了师生的交流空间
B、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C、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D、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能力
97
一位班主任在工作总结书中写道:“对待叛逆的学生,我会赞美他,找回本属于他的自尊心。即使是那些所谓的‘差生’,对自己也有良好的期待。那些满不在乎的样子,只不过是面对可能的批评所做出的自我保护姿态。所以我要做的就是陪伴他、帮助他找回自尊心,培养他的自尊心,然后再让他分析自身的问题,体验心理平衡,进而慢慢完成转化。”
从班主任工作内容和方法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反映出班主任要(  )。
A、善于识别和判断学生的需求
B、耐心引导和等待学生的发展
C、善于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D、利用反思总结提高工作水平
98
学生“减负”议题在2018年两会期间成为关注焦点。某中学老师周老师由此启发,以“为什么学生学习负担那么重?”为题,用从网上直接下载的问卷,对当地学校408名学生进行调查,回收问卷183份。周老师对所搜集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撰写了论文。
从调查研究法的角度分析,周老师的调查研究需要改进的是(  )。
A、缩小抽样范围
B、自编或改编问卷
C、调整调查课题
D、提高问卷回收率
99
某学校自主创设“三三六”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该模式按照“10+35”的时间分配开展活动,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老师用少于10分钟的时间进行“点拨”,学生用35分钟以上的时间进行课堂展示,这种模式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变会学为愿学。
从现代教育改革思想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  )。
A、强调学生“做中学”
B、学生合作学习,生成新知识
C、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D、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100
欧阳老师对《声音的发生与传播》一课的声音素材做了精心准备,但是在开始上课时,教室外突然传来奇怪的鸟叫声,学生纷纷往教室外张望。欧阳老师灵机一动,放弃了原来准备好的导入环节的声音素材,提高嗓门问:这奇怪的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的?学生们回答:教室外的鸟叫声。老师接着问:这个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传播速度有多快?你们想知道吗?今天的学习内容会告诉我们答案。从此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内容上来。
从教学内容预设与生成关系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说明(  )。
A、预设是生成的基础
B、既要充分预设也要动态生成
C、生成是预设的升华
D、积极利用教学智慧促成生成
101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梁老师布置学生做选题准备,提出今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请同学们以此为背景,以自己生活的社区为切入点考虑选题。课后,同学们广泛查阅资料,并深入社区与居民交流获取灵感。选题课上,学生各抒己见,通过交流发现从社区变迁这一角度可以反映出自治区60年来的社会变化与成就。
经讨论,大家最终共同确定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社区记忆庆华诞”,并根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小组",合作拟定了小组选题,如“社区的民居”“社区特色小吃”“社区老家电”等。
从综合实践活动设计选题策略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说明(  )。
A、选题由老师确定
B、选题尊重学生想法
C、选题应指向现实
D、选题源于学生生活
102
为了打造学校的特色,实现“班级有特色,人人有特长”,某高中推出了包括“一班一品”和“一人一品”的“一品活动”。
“一班一品”要求每个班级须拥有一项自己的活动项目品牌。经过一段时间的班级文化建设,该校陆续出现了“经典诵读班”。“航模班”等特殊班级。“一人一品”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特长,自由填报志愿。为此,学校开设了跆拳道、篮球、舞蹈、科技发明等一系列课程,实行学生自由选课制度。这些措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每个学生的特长更加突出。
从我国新课改基本理念的角度分析,该校做法说明(  )。
A、校本课程的开设由学校决定
B、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校本课程
C、学校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D、学校应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103
苏老师的课堂有这样一个学习研讨阶段: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学生按照预习提纲进行组内交流——班内交流—班内质疑——当堂检测。这一过程学生主持课堂教学,学生主讲,学生相互质疑、答辩,期间,老师适时点拨、指导,但不去控制局面。
从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行为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反映出苏老师的教学行为有(  )。
A、帮助的行为
B、传授的行为
C、反思的行为
D、引导的行为

1、D2、B3、A4、B5、D6、C7、A8、D9、B10、D11、D12、C13、B14、A15、C16、A17、B18、D19、D20、C21、A22、B23、C24、C25、A26、D27、C28、A29、B30、C31、A32、D33、B34、D35、C36、D37、C38、C39、B40、B41、A42、B43、A44、D45、B46、C47、A48、B49、B50、C51、D52、B53、D54、A55、B56、D57、A58、A59、C60、BC61、ABC62、BCD63、CD64、BD65、ABD66、ACD67、AD68、BC69、ABCD70、AC71、ACD72、BD73、ABC74、B75、A76、B77、B78、A79、A80、A81、A82、B83、A84、A85、B86、A87、B88、B89、B90、B91、A92、B93、A94、ABC95、ACD96、ABC97、ABD98、BCD99、ABC100、ABCD101、BCD102、ABC103、AD
1
本题考查教育的定义。教育可分为“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由此可见,教育的对象是人类,动物界不存在教育。“爸爸叫孩子跟熟人打招呼”属于教育活动。D项正确。
A、C两项:“母鸡教小鸡觅食”“妈妈给孩子哺乳”属于本能。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经验或反复练习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学习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普遍现象。“警察训练警犬追查嫌疑犯”属于学习,而不是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
本题考查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教育中介系统、教育措施)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其中,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看主要有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有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B项正确。
A、C、D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
本题考查教育的起源论。生物起源学说认为,教育的起源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A项正确。
B项: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
本题考查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古代教育的特点表现在:(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2)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因此,生产劳动的经验被排斥在学校大门之外的现象发生在古代社会,农业社会处于古代社会。B项正确。
A项: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工业社会处于近代社会。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信息社会处于现代社会。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
本题考查现代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兴起以后,特别是在公共教育制度形成以后,随着学校大量增加,学校制度、课程设置、考试制度等措施应运而生,促使现代教育向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制度化”的优点:随着教育“制度化”的实现,在教育系统中,各级各类学校、各种社会教育机构及教育实体内部的教育活动、教育过程,都形成一定的标准。在教育系统、教育实体与教育过程中,按标准和规则操作,并逐级实行规范管理,尽可能排除教育系统、教育实体和教育过程以外的种种干扰,使教育活动有序地开展。D项正确。
A、B、C三项: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6
本题考查现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有两个版本,版本一:第一,教育终身化;第二,教育的全民化;第三,教育的民主化;第四,教育的多元化;第五,教育的现代化;第六,教育信息化;第七,教育全球化;第八,教育个性化。版本二:第一,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第二,现代教育的生产性;第三,现代教育的科学性;第四,现代教育的未来性;第五,现代教育的国际性;第六,现代教育的终身性。C项错误,当选。
A、B、D三项:均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7
本题考查教育学家的观点和著作的对应。夸美纽斯于1632 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在本书中,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内容泛智化;二是教育对象普及化。夸美纽斯从他的民主主义“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A项正确。
B项: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漫话》的作者是洛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赫尔巴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8
本题考查教育学家的观点。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我们可以看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要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有着自由的相互影响。D项正确。
A、B、C三项: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9
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其中,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题干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代的仁义之君深知这个道理,故此(能)登上宝座统治天下,(他们都)无不认为宣传教育工作是首要的政务。因此,这句话体现的是教育对建设国家和社会的作用。B项正确。
A项:教育的个体功能指的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按教育功能的性质划分——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积极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积极促进的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消极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消极阻碍的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0
本题考查全面发展教育的相关知识。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其中,智育的主要任务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题干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提升学生认知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是智育。D项正确。
A项: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体育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体能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教育性、技能性和娱乐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1
本题考查全面发展教育的相关知识。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其中,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D项正确。
A项: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2
本题考查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教育目的虽几经变化,但其精神实质却是很明显的:(1)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2)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3)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人。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3
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4
本题考查学校产生的条件。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产生条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从而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3)文字的出现。A项“发明印刷术”不属于学校产生的必备条件,为正确选项。
B、C、D三项:均属于学校产生的必备条件。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15
本题考查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其特点有:(1)学制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分为二级,中等教育只一级,高等教育只一级;(2)分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3)设补习科、专修科、讲习所;(4)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为学校。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C项正确。
A项: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女子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该学制是中国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只颁布而没有实施。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其特点有:(1)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2)该学制最大的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要21年;(3)标志近代体育课程登上历史舞台。该学制是中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开端。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了壬戌学制(又名“1922 年学制”“壬戌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制”),其特点有:(1)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2)缩短小学修业年限,延长中学修业年限;(3)注意根据地方实际需要,不作硬性规定;(4)重视学生的职业训练和补习教育;(5)课程和教材内容侧重实用;(6)实行选科制和分科教育,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该学制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6
本题考查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7
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特点有: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其中,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题干中,“教师必须对知识进行加工使知识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是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体现的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B项正确。
A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3)劳动对象的差异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8
本题考查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说的是教师的感情是无私的、高尚的,主要表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体现了教师崇高的道德素质。D项正确。
A项:教师的文化素质主要是指历史、科技、生活、艺术等方面。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师的教育素质是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部分,是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实践能力以及符合教师角色的身心特点的总括。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师的身心素质是指教师特有的生理机制特征、心理品质和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9
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叶澜等学者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非关注”阶段;(2)“虚拟关注”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其中,“自我更新关注”阶段的教师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问题,有较为明确的专业发展意识,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题干中,“能够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教学看作是教师帮助学生去理解、建构意义的过程,能够关注学生整体发展”说明该教师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意识,处于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关注”阶段。D项正确。
A项:“虚拟关注”阶段是指师范教育阶段(包括实习期)。在这一阶段,师范生的身份是学生,至多只是“准教师”,由于缺少专业教师的体认,师范生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生存关注”阶段(新教师入职教育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期。教师专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专业态度和动机方面,尚难以过多地顾及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任务关注”阶段是教师在专业结构诸方面稳定、持续发展的时期。随着教学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教师的自信心也日渐增强,由关注自我的生存,更多地转到关注教学上来。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0
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教育学界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有三种取向:(1)理智取向;(2)实践——反思取向;(3)文化生态取向。其中,文化生态取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依靠个人努力,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为其工作提供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学习团队建设进行协同教学、合作教研,实现共同发展。题干中,“教师专业发展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学习团队的建设”属于文化生态取向的观点。C项正确。
A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理智取向主张教师通过正规的培训,向专家学习先进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以提高教育理性认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实践——反思取向主张教师通过实践反思,发现教育教学的意义,获得实践智慧,其主要方法有写日志、传记、构想、文献分析、教育叙事、教师访谈、参与性观察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1
本题考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1)环境;(2)教育;(3)遗传;(4)个体主观能动性。其中,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题干中的“淤泥”、“同流”都是属于环境,但是处于淤泥的环境能够不染、跟不好的人在一起却不会和他们一起做坏事,说明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A项正确。
B项: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具有主观能动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2
本题考查班主任的角色。班主任的角色有:(1)班级的组织者;(2)班级的教育者;(3)班级的引导者。B项“班级的决策者”不是班主任的角色,为正确选项。
A、C、D三项:均属于班主任的角色。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23
本题考查班集体的发展阶段。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组建阶段、核心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其中,成熟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4
本题考查对班集体的理解。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1)班集体是一个规范化的社会组织;(2)班集体是一个学生的文化心理共同体;(3)班集体是一个特殊的学生主体。C项“班集体是个性化的社会组织”的说法错误,为正确选项。
A、B、D三项:均是对班集体含义的正确理解。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上一篇:2018年广西省中小学公开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下一篇:2022年7月11日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中学)题
相关资源
  • 2018年广西省中小学公开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 2018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17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17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16年广西中小学公开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真题
  • 2016年广西中小学公开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真题
  • 2016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16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16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17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题
  • 2017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题
  • 2017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小学音乐》真题
  • 2017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中学美术)
  • 2017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英语》真题(专业知识)
  • 2017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View: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