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以下与“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思想一致的做法是( )。 A、张老师按照先讲原理,再讲例题,最后小结的顺序讲解勾股定理 B、某校在实施德育时,既进行思想道德理论教育,又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C、班主任王老师为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对班上学生的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作了详细分析 D、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体现的是( )。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和政治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 3 李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杠杆”这个概念,举了“定滑轮”的例子,这是利用了( )。 A、上位概念 B、变式 C、反例 D、比较 4 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主动地“问题意识”;提出“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以有效修正自己的教学工作。这是强调( )。 A、师德修养 B、行动研究 C、反思能力 D、教研能力 5 教师上课时让学生说出“杯子”的不同用途时,小明说:“可以用来养花。”说明小明的思维属于( )。 A、功能固着 B、定势心理 C、发散思维 D、墨守成规 6 《教育法》规定,每个人都必须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有统一的办学要求,同类同级别教育水准基本一致等。这体现了《教育法》的( )。 A、规范功能 B、标准功能 C、预示功能 D、强制功能 7 学生考试失利后,认为自己智商不够,作为教师,应该怎样教育学生进行正确地归因( )。 A、强调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 B、强调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 C、强调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 D、强调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 8 下列有关课程评价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评价的对象是多元的 B、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C、评价应为课程改进指明方向 D、评价应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 9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以下工作不属于钻研教材的是( )。 A、确立教材组织形式、课的类型、课的展开方式和进程 B、弄清课程性质、课程基本任务 C、掌握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组织机构 D、广泛阅读教学参考书 10 某校在新生入校后组织了一次摸底考试,该校这样做的目的是进行(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 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学生自我改造和塑造主要是由以下特点决定的( )。 A、发展性 B、能动性 C、不成熟性 D、主体性 12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正确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下能体现该效应的是( )。 A、在德育过程中做到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B、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 C、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对学生操行评定以突出个性、鼓励为主 D、促使学生产生高水平的情绪唤醒 13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感到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问题( )。 A、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 B、具体而接近实际问题 C、需实际操作的实际题 D、不需实际操作的“文字题”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8年1月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其具体内容有( )。 A、明确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 B、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 C、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 D、提升教师社会地位 15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直观的形式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下属于正确利用直观形式的是( )。 A、为给学生讲解恐龙的知识,在课堂上播放《侏罗纪公园》影片片段 B、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观察直观对象 C、不必关注直观对象呈现的时间顺序 D、语言和直观形象相比,略显苍白,所以意义不大 16 某女教师一向以严厉著称,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学生私下给她起了一个外号:灭绝师太。该教师听说后非常生气,遂在班上大发雷霆,对学生大加训斥,该教师的做法( )。 A、不能体现教书育人 B、没有做到为人师表 C、不能很好关爱学生 D、做到了严慈相济 17 新课程改革确定了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基本任务,明确了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实施要求,则形成这些观点的理论基础是( )。 A、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同化论 C、认知发现说 D、多元智能理论 18 《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教师有可能受到的处理有( )。 A、行政处分 B、治安处罚 C、刑事处罚 D、解聘 19 素质教育要求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以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指导学生进行用途扩散训练 B、保护学生好奇心 C、进行实验教学 D、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做评价 20 对派生地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从长者方面获得 B、由本身的成就水平决定 C、长者的标准和期望对其影响很大 D、属内部动机 三、判断题。请对下列命题做出判断。(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 21 我国最早实行义务教育是在1986年。( ) 22 负强化就是惩罚。( ) 23 学校的标语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 24 “明知故犯”是学生缺乏道德观念的表现。( ) 25 素质教育既强调合格率,也强调优秀率。( ) 26 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程教学与“藏息相辅”的理念一致。( ) 27 《教师法》规定,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是丧失教师资格的唯一要件。( ) 28 最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形成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分组教学制。( ) 29 用“铜、铁、锌导电”的知识学习“金属导电”的知识属于总括学习。( ) 30 新教师在教学时,更多的关注学生成绩,说明处在关注学生阶段。( ) 四、案例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2小题,第一小题2分,第二小题5分,共7分) (一) 以下是一位教师在教学《保持水土》时的课堂教学结构: (1)学生通过观看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的录像提出问题; (2)为学生提供黄河上游的资料(文字、录像、图片等),让学生尝试推想:“黄河水为什么会含有大量泥沙?” (3)为学生提供模拟实验的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试验验证自己所作的推想;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 (5)通过阅读材料,结合前面研究,讨论怎样保持水土问题。 31 (1)该教师采用的是何种教学方式。(2分) (2)该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何积极意义?(5分) 五、论述题。请按题目要求,进行论述。(本题共1题,每小题8分,共8分) 32 试述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区别。
1、C2、A3、B4、C5、C6、B7、D8、D9、A10、A11、BD12、ABC13、BC14、BCD15、AB16、ABC17、AD18、AD19、CD20、AC21、A22、B23、A24、B25、A26、A27、B28、B29、A30、B 1 本题考查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题干中“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出自《论语》,意思为“冉求做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进一步;仲由敢作敢为有时不够慎重,所以要抑制约束他慎重地退后一步。”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C选项中“班主任王老师为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对班上学生的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作了详细分析”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C项正确。 A项: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是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体现了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体现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 本题考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的就是教育先行,即教育与经济的关系。A项正确。 B、C两项:均为干扰项,排除。 D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 本题考查变式的定义。变式指概念的正例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定滑轮”是一种特殊的“杠杆”,为了突出本质特征,符合变式的定义。B项正确。 A项:“杠杆”是上位概念,“定滑轮”是下位概念。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如蝴蝶就是鸟这一概念的反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比较,就是区分事物的异同,它是概括过程中区分一般对象与特殊对象以及本质因素与非本质因素的必要条件。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 本题考查教师成长的途径与方法。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是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教学决策训练、反思性教学。题干中“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主动地“问题意识”;提出“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以有效修正自己的教学工作。”这一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反思过程,体现了反思性教学,即一种反思能力。C项正确。 A项: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行动研究,即教育行动研究,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研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围绕学校教学工作,以课堂学科教学为中心,围绕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法等内容而展开的科研过程。是指对教育、教学、教师、教材、教程、教法等进行研究,对教学研究或课程教学研究,是专门为教学而进行的研究。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 本题考查发散思维的定义。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一般认为“杯子”的常用功能是喝水,而小明回答“养花”,打破了常规,属于发散思维。C项正确。 A项: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功能固着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通常的功能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功能。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6 本题考查教育法的功能。教育法具有规范功能、标准功能、预示功能和强制功能等。标准功能指教育法既是教育行为的标准,也是判断人们行为正确或不正确的标准。比如接受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对所有的人,每个人都必须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有统一规定的办学要求;同类且同级别的教育的水准基本上一致的。题干中的描述体现了《教育法》的标准功能。B项正确。 A项:规范功能:教育法具有在一定区域和时间内规范人们的教育行为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预示功能:根据教育法律规范和教育法律的实施过程,人们可以预先知晓或估计到如何开展教育活动或在什么范围内开展教育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强制功能: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尽管要依靠教育使人们自觉地遵守法律,但仅仅依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以强制力为后盾,使其得以坚决贯彻执行。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