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学校开展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教师拟定了一个节目单,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节目没有乐趣。如果你是这个教师,你会怎么做( )。 A、表扬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并接纳建议,修改节目单 B、为维护教师尊严,表面接受,实际不采纳建议 C、听不进去意见,认为学生考虑问题很片面 D、不接受学生建议,并告诉学生别瞎起哄 2 “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等体现了思维类型中的( )。 A、直觉思维 B、集中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3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依附性 C、时代性 D、独立性 4 陈老师经常用模型、挂图等实物对知识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清晰的表象,进而掌握知识。该教师运用的教学原则属于( )。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5 教学过程的显著特点是( )。 A、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 B、间接性、被动性、简捷性 C、直接性、积极性、引导性 D、直接性、引导性、被动性 6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日三省吾身”等名言均蕴含了( )。 A、德育的说服教育法 B、德育的榜样示范法 C、德育的实际锻炼法 D、德育的个人修养法 7 处理教师与教学业务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是( )。 A、爱岗敬业 B、廉洁公正 C、依法执教 D、严谨治学 8 小明不爱吃菜,只爱吃肉,妈妈为了改变他的这种不良习惯,告诉他,只要吃5根青菜,就可以吃一块肉。这体现了哪种强化原理( )。 A、消退 B、负强化 C、惩罚 D、正强化 9 用已有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与活动解决新问题的方式是( )。 A、变式 B、定势 C、迁移 D、影响 10 教育需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 )。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差异性 11 在教育法律中,确定公民受教育平等原则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2 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 A、注意 B、理解 C、记忆 D、想象 13 教师讲完知识点后,要求学生马上复习。这反映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定律的( )特点。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等速 D、匀加速 14 情绪所反映的是( )。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15 下面哪种测验是难度测验( )。 A、目标参照测验 B、人格测验 C、竞赛 D、智力测验 16 后面学习的知识对前面学习的知识造成了干扰,这是(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17 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 )。 A、梦境 B、想象 C、表象 D、意识 18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曾提出“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集体本位论 D、宗教本位论 19 小明希望自己能成为班集体的一员,并被其他同学认可,这种动机是( )。 A、成就动机 B、交往动机 C、生理动机 D、学习动机 20 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2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师的义务( )。 A、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B、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 C、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D、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 22 娜娜的父母离婚后,娜娜出现紧张、退缩等情绪行为反应,并伴有出汗等生理反应,这是( )。 A、抑郁 B、心理应激反应 C、挫折 D、心境 2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揭示了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24 从一个暗的地方到有阳光的地方,眼睛会感觉到刺激,但一段时间过后刺激会消失,这种现象属于( )。 A、明适应 B、暗适应 C、联觉 D、视觉后像 25 在教育调查研究中,选取调查对象首先需要( )。 A、了解调查对象的总体、样本、对象的基本属性 B、明确进行教育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C、明确该调查课题是否有新颖性、可行性 D、明确该课题是否有进行调查的必要 26 提出“活教育”思想,推行“活教育”实验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黄炎培 D、陈鹤琴 27 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等的教学方法是( )。 A、讲解法 B、讲述法 C、讲演法 D、讲读法 28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这种观点说明了( )的重要性。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29 以下不属于师德范畴的是( )。 A、热爱学生 B、精通业务 C、严于律己 D、热爱教育 30 教育活动对教师个人言行提出的一条重要的职业道德规范是( )。 A、为人师表 B、言出必行 C、团结协作 D、举止端庄 二、判断题。请对下列命题做出判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 依法执教的主体是政府和学校,与教师关系不大。( ) 32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允许有任何延迟。( ) 33 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 34 教师的教育行为是个人行为,建立在个人意志的基础之上。( ) 35 同样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这说明教学方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 36 奥苏贝尔强调教学中的“先行组织者”,说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后续学习有重要影响。( ) 37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良心的重要体现。( ) 38 职业道德行为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其最大的特点是自觉性和习惯性。( ) 39 “慎独”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之一,意思就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 40 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说明其品德发展到了认同阶段。( )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41 信息技术手段正在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哪些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的结果( )。 A、微课 B、慕课 C、翻转课堂 D、磨课 42 教师职业道德所含有的价值意义包括( )。 A、传播价值 B、教育价值 C、道义价值 D、文化价值 43 老师问一位经常不做作业的学生:“上完这节课该做哪些作业?”等他认真看了课后的练习回答后,老师让全班学生按那位学生说的去完成作业,并要求第二天交给他检查,请他当一天组长。有位同学说:“他自己还不完成作业呢!”那位同学说:“谁说我不完成作业!”老师笑着鼓励他,说:“我相信你能做好。”第二天,那位同学的作业完成得也很认真。老师在课堂上又表扬了他,请他继续当组长,从此他就逐渐变得好起来了。该老师( )。 A、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其自由发挥 B、尊重学生,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 C、让学生自己完成功课,运用了自主学习法 D、相信学生,用合适的方式鼓励学生 44 在一所学校里,学生经常把教室门踢破,校方把木门换成了铁门,但仍无济于事,过不了多久,铁门还是被踢破了。为此,校方很头疼。后来,学校来了位新校长,他了解情况后,下令将破铁门换成了崭新的玻璃门。大家都很费解,认为这个校长脑子糊涂了。可奇怪的是,玻璃门却没有被踢破过。有人去问校长,校长笑笑说:“装铁门就意味着对学生们说:看你们还能不能踢破?似乎充满了挑战的味道。而装玻璃门则意味着信任学生,相信他们一定会爱护这道门。”该案例体现了( )。 A、新型师生关系的要求,即相信、信任学生 B、学校运用了符合学生特点的管理方法 C、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安全感 D、尊重学生,平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45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学生享有的教育权利有( )。 A、申诉起诉权 B、获得经济资助权 C、获得学业证书权 D、参加教育教学权 46 影响个体能力发展的因素有( )。 A、遗传 B、教育 C、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47 早上第一节课,张老师迟到了5分钟,到班级时发现有一位学生也迟到了。于是,张老师面对全班学生,大声训斥到:“你怎么又迟到了?”那位学生在底下小声地说:“你自己也迟到了。”这体现了在教学中( )。 A、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体现教师的示范性 B、教师要言传身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C、班集体要以教师为中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D、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勇于面对不合理的事情 48 皮亚杰认为,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主要特征有( )。 A、以自我为中心 B、思维具有可逆性 C、认识命题间的关系 D、具有抽象逻輯思维 49 小孙总是在考试前背书,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平时几乎不花时间复习。如果你是他的班主任,会给他哪些学习策略的建议( )。 A、元认知策略 B、复述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组织策略 50 当记者询问一些学生是否能够吟唱一些童谣时,没有想到一些孩子竟脱口而出“日照香炉烤鸭店,鸡鸭鱼肉在眼前”“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咬起一个包,疼得不得了”“口水直流三千尺,摸摸口袋没带钱”“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的、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你是老鼠我是猫,你是书本我是包,我们关系这么好,今晚饭钱你来掏”等。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今学生的课业重,学习压力大 B、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做好引导工作 C、教师要重视这种现象,严禁改编童谣的现象 D、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适当引导学生创作积极向上的歌谣
1、A2、C3、A4、B5、A6、D7、D8、D9、B10、D11、A12、B13、A14、D15、C16、B17、D18、B19、B20、B21、D22、B23、D24、A25、B26、D27、A28、A29、B30、A31、B32、B33、A34、B35、A36、A37、A38、A39、B40、B41、ABC42、BCD43、BCD44、ABC45、ABCD46、ABCD47、AB48、BCD49、AC50、ABD 1 本题考查新课改的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具体包含:(1)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2)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差异,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使全体学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3)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全面发展的人。(4)为了学生的个体发展。新课程体系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是有潜力、有差异、发展的人,是活泼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题干中的学生提出节目没有乐趣,教师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全面发展,表扬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并接纳建议。A项正确。 B、C、D三项:均违背了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 本题考查发散思维的概念。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这一过程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因为发散思维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个方法。“一题多解”“举一反三”体现的是发散思维。C项正确。 A项: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例如,科学家的灵光一闪,就是直觉思维的表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B、D两项:聚合思维也称集中思维、求同思维、辐合思维、会聚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 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的永恒性是指,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A项正确。 B、C、D三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 本题考查教学的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题干中陈老师经常用模型、挂图等实物对知识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清晰的表象,属于直观性原则的运用。B项正确。 A项: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 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教学过程作为一种认识过程具有自己的特顺序性。具体表现在:(1)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世界。(2)引导性,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3)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4)教育性,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A项正确。 B、C、D三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6 本题考查德育的方法。道德修养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主要包括学习、自我评价、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日三省吾身”等名言体现了自我反省,属于道德修养法。D项正确。 A项: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榜样示范法是指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实际锻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7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严谨治学是处理教师和教学业务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教学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态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他是否具备为师从教的条件,关系到教育质量的好坏。严谨治学是教学工作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必须遵守的必要的道德规范。D项正确。 A、B、C三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8 本题考查强化原理。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妈妈告诉小明只要吃5根青菜,就可以吃一块肉,这是给予了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加了吃青菜的概率,属于正强化。D项正确。 A项: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例如,当学生表现不错时,学校或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这就是一种正强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惩罚是指给予一个厌恶刺激或终止一个愉快刺激,从而降低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9 本题考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定势也称心向,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B项正确。 A项:变式指概念的正例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0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由于人的先天素质、环境、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同,每个人的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例如,有的人爱动,有的人喜静;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则大器晚成;有的人记忆能力好,有的人观察能力强。个别差异性启示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D项正确。 A项:个体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一是同一机能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二是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它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