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赠本站 |我要留言 | RSS
首页 > 教师>2023年11月4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直三招《教育基础知识》考试题

2023年11月4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直三招《教育基础知识》考试题

【发布/编辑时间:2024-03-26 12:29:37  来源:1mi.xyz 收集整理】  作者:1mi  字体:【 报错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道0.7分,共56分。
1
1806年德国学者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以(  )为基础,系统的阐述了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A、物理学和心理学
B、伦理学和生理学
C、伦理学和心理学
D、物理学和社会学
2
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特定的教育形态不一定跟当时的社会形态保持一致,常常会出现教育超前或滞后的现象。这说明教育具有(  )。
A、继承性
B、相对独立性
C、历史性
D、民族性
3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基础差别较大,于是让成绩前十名的学生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并完成规定的习题作业,同时精心选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按程度分别发放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使全班提前完成了的教学任务。这位教师的教学行为遵循了(  )。
A、因材施教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4
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以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等思想。都反映了人类对(  )的追求。
A、教育终身化
B、教育多元化
C、教育全球化
D、教育民主化
5
在教育的诸多矛盾中,(  )之间的矛盾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中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B、教育者与教育内容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
D、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
6
研究发现,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比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早许多,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7
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因此,在学校德育中,我们应该做到(  )。
A、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强化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B、加强对优秀学生的宣传与教育,用榜样引导学生行为
C、积极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D、创设良好学习与生活环境,营造良好学风、教学和校风
8
班主任张老师把班上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作为校级三好学生候选人推荐上报给学校。张老师的这种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要求。
A、教书育人
B、关爱学生
C、爱岗敬业
D、为人师表
9
每逢考试,小明特别容易出现紧张的状况,只要一紧张,他就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小明出现这种现象可以用(  )加以解释。
A、消退说
B、提取失败说
C、压抑说
D、认知结构说
10
李霞一直认为会动的东西是有生命的。一天,他看到一只漂亮的风筝在空中飞舞,他想风筝是没有生命的,于是他认识到不是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李霞的认知过程属于(  )。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平衡
11
学生不仅能运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还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此时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2
王老师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  )。
A、发散思维
B、分析思维
C、会聚思维
D、直觉思维
13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人们的活动具有调节和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具有消极和破坏作用,这体现了情绪和情感的(  )。
A、适应功能
B、感染功能
C、强化功能
D、组织功能
14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的效应。这给教师的启示是(  )。
A、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
B、教师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C、教师要多表扬、激励和赞赏学生
D、教师要具有积极的自我效能感
15
陈亮不善于也不喜欢长跑,一想到明天体育课要测验800米,就坐立不安,感到心跳加快,出冷汗。陈亮的这种表现属于(  )。
A、抑郁
B、妄想
C、强迫
D、焦虑
16
王老师经常把班级各项任务委托给不同学生,以此来教育和管理学生,这种做法属于(  )。
A、实践锻炼法
B、榜样示范法
C、角色扮演法
D、陶冶教育法
17
新学期伊始,刘老师接手了四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她先是召开主题班会,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要求学生将班级总目标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进而形成了班级总目标与个人目标融为一体的班级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刘老师的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  )。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8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某小学决定开展教学改革,规定教师不再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是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和学习资料,同时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并独立完成,有疑问时可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19
美国教育家孟禄在《教育史教科书》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式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社会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然而,在早期阶段中,教育过程却具备了教育最高发展阶段的所有基本特点”这种观点忽视了教育活动的(  )。
A、延续性
B、模仿性
C、社会性
D、永恒性
20
在一个班级中,不同性别、不同家庭出身、不同社会阅历的学生性格、兴趣、需要和情感以及意志品格等不完全相同。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21
“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理解《红楼梦》中刘姥姥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等,上述课程教学目标属于(  )。
A、普遍性目标取向
B、行为性目标取向
C、生成性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
22
语文课上,韩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时,要求学生在整体阅读基础上,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韩老师的做法突出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  )。
A、综合
B、分析
C、比较
D、系统化
23
个别学生出于报复心理、满足虚荣心的打架斗殴属于(  )。
A、目的型失范行为
B、传统型失范行为
C、情感型失范行为
D、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
24
马老师经常鼓励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引导他们与人友好相处,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从德育模式来说,马老师的这种做法属于(  )。
A、价值澄清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认知模式
25
关于终身教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特征
B、终身教育主要是为了发展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C、终身教育涵盖了人的一生,不仅限于儿童和青少年
D、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26
为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教师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学生应给以(  )。
A、最低评价
B、中等评价
C、最高评价
D、更多鼓励
27
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往往积极主动地去结交许多伙伴和朋友。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现象属于(  )。
A、安全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28
厦门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编写了《闽南方言与文化》系列教材,并将之列入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学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隐性课程
29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差异最突出表现在(  )。
A、评价目的不同
B、评价方法不同
C、评价主体不同
D、评价内容不同
30
班长小安热心学校各种活动,小安觉得在参加活动过程中收获满满,但刘老师总是担心他耽误太多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劝他少参加这些活动。刘老师的做法(  )。
A、正确,作为学生还是要以自己的学业为主
B、正确,参加这些活动太耽误时间且意义不大
C、错误,学生参加课余活动越多越好,老师要无条件支持
D、错误,参加丰富的课余活动有利于全面发展,老师不能一味制止
31
邢老师在教学中,把一个个具有连续性的内容依次呈现给学生,每呈现一步都要求学生做出回答。如果答对了,就可以直接进入下一步,如果答错了,只有在做出正确答案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学习。邢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
A、程序教学
B、范例教学
C、发现教学
D、非指导性教学
32
王小强认为欺负弱小的低年级同学是不可取的,也是不道德的,因此他只要看到有同学欺负小同学,他就会马上去制止。此时王小强的品德发展处于(  )。
A、依从阶段
B、内化阶段
C、自主阶段
D、认同阶段
33
数学课上,赵老师在讲授直角三角形时,重点给学生讲解了“勾股定理”,让学生们初步了解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赵老师这节课所讲的内容属于(  )。
A、感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34
教师将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变及教学能力提升过程写成自传,通过积极的自我反思,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
A、教育叙事研究
B、教育观察研究
C、教育实验研究
D、教育调查研究
35
小学教师徐某多次收受学生家长礼品礼金,该教师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关于(  )的规定。
A、坚持言行雅正
B、规范从教行为
C、潜心教书育人
D、坚守廉洁自律
36
从认知风格角度看,(  )类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应速度较慢,但很注意细节,错误率一般比较低。
A、沉思型
B、具体型
C、辐合型
D、抽象型
37
如果学生听到“鸟”的叫声或看到文字“鸟”时,就知道它代表实际的鸟,即使此时并未看见真实的鸟,也能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在大脑中形成关于鸟的形象,这属于(  )。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发现学习
D、符号学习
38
小明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一天,妈妈不让他玩手机,他就躺在地上打滚,怎么也不肯起来。小明此时的心理防御机制属于(  )。
A、压抑
B、转移
C、退行
D、抵消
39
为提高学生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意识,某小学开展了“当一次环卫工人”的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们带着工具走上街头,与环卫工人一起进行路面清扫保洁、擦抹公共设施等劳动。学校的做法体现了德育的(  )。
A、疏导原则
B、知行统一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40
张老师在上阅读课时经常使用恰当的音乐来创设一种宁静、自由的阅读学习环境以此激发学生产生相关联想,强化教学效果。张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
A、范例教学法
B、探究发现教学法
C、暗示教学法
D、纲要信号教学法
41
清代学者魏源指出:“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这对教师的启示是(  )。
A、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撬开学生的心门,找到教育契机
B、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做到“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C、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反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D、教师要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42
王老师在教授“三角形的面积”时,给每位同学分发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纸片,要求学生结合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动手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学生们在王老师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概括出了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整堂课学生都沉浸在“做数学”的乐趣中,不断挑战着自己的思维和理解。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
A、实验法
B、练习法
C、探究法
D、讨论法
43
从课程类型上说,小学阶段的科学课属于(  )。
A、选修课程
B、活动课程
C、校本课程
D、综合课程
44
小华喜欢踢足球而不喜欢写作业,妈妈往往让小华只有在完成作业之后才能去踢足球。小华妈妈的做法体现了强化中的(  )。
A、行为塑造原理
B、普雷马克原理
C、修正原理
D、比例强化原理
45
王老师是一位英语老师,她经常在教学开始前对学生进行检测,以此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别差异,更好地安排今后教学任务。王老师所做的评价属于(  )。
A、配置性评价
B、过程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46
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教学制度,体现了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
A、教育的领导权
B、教育目的的性质
C、受教育权的分配
D、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7
小学生王某在与同学们交往中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在受到同学的批评后,他逐渐改变了行为,这说明班级组织具有(  )。
A、社会化功能
B、满足需要的功能
C、矫正功能
D、诊断功能
48
阿特金森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动机可分为(  )两类。
A、追求刺激的动机和追求利益的动机
B、回避困难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C、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D、追求利益的动机和力求成功的动机
49
学校利用评选“每周学习之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主要是发挥(  )的作用。
A、认知内驱力
B、生理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50
在教学中,张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烽火连三月”的含义,这属于认知领域中的(  )。
A、分析层次
B、应用层次
C、领会层次
D、综合层次
51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并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52
“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这是我国在(  )中明确提出的要求。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指出,学校应当把(  )放在首位,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
A、德育
B、教学
C、健康
D、发展
5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  )批准。
A、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5
未成年学生的行为侵害他人造成损伤的,应由(  )依法予以赔偿。
A、学校
B、监护人
C、教师
D、学生本人
56
加涅将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流程,将学习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其中(  )是实现学习迁移的阶段。
A、概括阶段
B、操作阶段
C、回忆阶段
D、获得阶段
57
小路在学校捡到了一本数学书交给王老师,王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之后小路每次捡到东西都主动交还给失主或交给老师。引起小路这一变化的机制是(  )。
A、联结反应
B、经典性条件反射
C、应激反应
D、操作性条件反射
58
心理健康课上,李老师用人格测验量表对同一班级学生进行两次测验,获得的分数差别较大,这反映了该量表存在着(  )。
A、效度问题
B、信度问题
C、难度问题
D、区分度问题
59
教育部等九部门在印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中指出,引导孩子健康生活,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  )。
A、8个小时
B、9个小时
C、10个小时
D、11个小时
60
李娜确信只要自己上课认真听讲,就能出色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李娜的这种心理品质是(  )。
A、自我效能
B、自我促进
C、自我监控
D、自我体验
61
数学课上,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快,学得更好,张老师总是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一上课就开始讲,这是利用了(  )的作用。
A、近因效应
B、刻板效应
C、首因效应
D、投射效应
62
中学生王刚网络成瘾,为了戒除自己的网瘾,他在手腕上套了一根橡皮筋,只要一觉得自己想要上网,就用力拉橡皮筋弹自己。王刚使用的这种方法是(  )。
A、强化干预法
B、厌恶干预法
C、转移注意法
D、延迟满足法
63
小丽上中学后,常常觉得自己不漂亮、身材差,比较讨厌自己,并表现出自卑和缺乏信心。小丽的这种自我意识属于(  )。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性别自我
64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对于(  )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
D、18周岁以上不满20周岁
65
学生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的行为即违规、违纪行为,统称为(  )。
A、违法行为
B、缺乏诚实行为
C、越轨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66
一些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其知识与技能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较为完整的结构体系。在这些学科教学中,如果设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掌握知识与技能,教师宜采用(  )。
A、合作学习模式
B、完形训练模式
C、交互式教学模式
D、指导教学模式
67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处罚后,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不得歧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  )中的规定。
A、社会保护
B、学校保护
C、政府保护
D、司法保护
68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指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实行(  )。
A、区域治理
B、综合治理
C、分级治理
D、集中治理
69
教育局在检查学校工作时,认为学校食堂卫生不合格,要求其停业整改。该学校认为食堂卫生检查没有卫生部门的参与,仅由教育局做出检查结论,结果不可信,提出申诉。该事件反映的教育行政执法原则是(  )。
A、合法性原则
B、越权无效原则
C、合理性原则
D、公开公正原则
70
形成(  )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学生成熟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A、集体促成的纪律
B、任务促成的纪律
C、教师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7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  ),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7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在(  )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A、农村地区
B、沿海地区
C、民族地区
D、高山地区
7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  )。
A、引咎辞职
B、承担刑事责任
C、就地免职
D、接受行政训诫
74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  ),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
A、安全保护工作
B、思想道德建设
C、精神文明建设
D、遵守纪律的意识
75
某区属实验小学三年级(1)班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突然篮球架倒塌,砸伤1名学生经鉴定为轻微伤。学校在处理该事故后,应将事故结果书面报告(  )。
A、区教育行政部门
B、区人民政府
C、市教育行政部门
D、市人民政府
7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赋予了学校自主管理权,学校应按照(  )进行自主管理。
A、教师意愿
B、校长思想
C、学生发展
D、章程规范
7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青春期教育和(  )。
A、职业教育
B、法治教育
C、生命教育
D、特长教育
7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应当坚持(  ),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A、以人为本
B、全面发展
C、立德树人
D、育人为本
79
一般认为,一个人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中,出现“飞跃”或“质变”的关键年龄是在(  )。
A、约7—8岁
B、约10—11岁
C、约13—14岁
D、约16—17岁
80
教学中,小学低年级多选用童话故事的形式,而高年级则多选用社会、自然真实的记叙和说明的文章,对学生进行教育。这说明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得到进一步增长。
A、想象的现实性
B、想象的创造性
C、想象的有意性
D、想象的概括性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道0.8分,共16分。
81
上学期放假后,同学们议论最多的是他们的《成绩册》,不仅有考试的分数和班主任的评语,还有老师的“悄悄话”,更令人叫绝的还有自己评价自己、家长寄语、同学互评等。这反映了现代教育评价(  )。
A、更加注重终结性目标
B、突出评价主体多元化参与
C、更加注重质性评价
D、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82
教育从逻辑上既是特殊的实践,又是特殊的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一定的内外部条件。发挥教育促进作用的条件主要有(  )。
A、教育活动必须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B、教育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C、有效地组织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D、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83
马克思说过:“对儿童和少年工人应当按不同的年龄循序渐进地授予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课程”。这句话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互补性
C、整体性
D、个体差异性
84
想象的基本品质有(  )。
A、新颖性
B、现实性
C、生动性
D、深刻性
85
情感陶冶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能给学生的品德发展带来长远的影响。运用情感陶冶法的要求包括(  )。
A、要创设良好的情境
B、要用启发、引导相结合
C、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D、要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86
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可分为(  )。
A、陈述性组织者
B、比较性组织者
C、直观性组织者
D、概括性组织者
87
一位班主任在工作总结中写道:对待叛逆的学生,我会赞美他,帮助他找回本属于他的自尊心,即使是所谓的差生,对自己也有良好的期待,那些满不在乎的样子只不过是面对可能的批判所做出的自我保护的姿态。所以,我要做的就是陪伴他,帮助他找回自尊,培养他的自尊心,然后再让他分析自身的问题,体验心理失衡,慢慢的让他转化。从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角度分析,上述材料反映了班主任要(  )。
A、善于识别和判断学生的需求
B、耐心引导和等待学生的发展
C、善于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D、利用反思总结提高工作水平
88
下列叙述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有(  )。
A、知识是客观的、确定的,也是动态的
B、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不需要与他人合作
C、学习应与情景化的社会现实活动结合起来
D、教学要关注学生已有经验,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
89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下列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关爱学生的要求有(  )。
A、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B、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C、严慈相济,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D、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90
关于教育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是按照教育作用方向来划分的
B、隐性功能是不能转化成显性功能的
C、教育的社会功能属于教育的派生功能
D、隐性功能不见得都是负向功能
91
与心智技能相比,操作技能的主要特点有(  )。
A、对象具有客观性
B、动作具有外显性
C、结构具有展开性
D、执行具有内潜性
92
根据成败归因理论,属于外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有(  )。
A、能力高低
B、运气好坏
C、外界环境
D、任务难度
93
下列现象,符合心理防御机制中“文饰作用”的是(  )。
A、容貌平凡的小红平时喜欢说“自古红颜多薄命”
B、失恋的小娇说,要把痛苦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
C、考试不及格的刘明说,考试题太难,超出课标的要求
D、体育能力差的晓敏说,只有四肢发达的人才喜欢体育
94
道德评价能力是道德认识发展的重要标志。小学生道德判断与评价能力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
A、从他律到自律
B、从效果到动机
C、从片面到全面
D、从律他到律己
95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差异,因势利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胆汁质的人脾气暴躁,应当采取直截了当的教育方式
B、抑郁质的人多愁善感,采用委婉暗示的方式,多关心爱护
C、黏液质的人比较固执,教育作用不明显,可顺其自然
D、多血质的人善于交往,要定期提醒,对其缺点严厉批评
96
根据心智功能上的差异,人的智力可分为(  )。
A、流体智力
B、晶体智力
C、内省智力
D、创造能力
97
课堂问题行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是教师常遇到而又敏感的问题,导致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有(  )。
A、学生的人格特征和挫折经历
B、大众传媒、家庭等外部环境
C、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管理方式
D、课堂座位编排等教室环境
9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  )进行考核。
A、政治思想
B、学习能力
C、工作态度
D、业务水平
9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有(  )。
A、教师培训制度
B、教育考试制度
C、学业证书制度
D、教育督导制度
100
在教育领域内,(  )因为有相应的法律规定,都属于法律关系。
A、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B、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C、学校与教师的关系
D、学校与学生的关系
三、判断题。共30题,每道题0.4分,12分。
101
教育手段是教育者借以将教育内容作用于教育对象的媒介物,也是受教育者借以实现认识客体的媒介物。(  )
102
活动课程是指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
103
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说明其智力的高低。(  )
104
学习中,在遇到数学、物理等学科难题时,许多同学一时百思不得其解。但如果搁置一段时间,可能会突然产生灵感,难题很容易迎刃而解。这一心理现象称为酝酿效应。(  )
105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知识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
106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是学生阅读和听课过程中一种常用的复述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笔记。(  )
107
学生评价的核心应是关注和促进学生发展。(  )
108
中小学教学中的摸底考试属于形成性评价。(  )
109
高质量的教育能够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
110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最基本单位。(  )
111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好书,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事。(  )
11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  )
113
以“最近发展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是支架式教学。(  )
114
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多哈举行。比赛期间,中学生高亮既想看足球比赛又想认真复习迎接期末考试,高亮面临的是趋避冲突。(  )
115
学生的学习必须“超越给定信息”。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这一观点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转化。(  )
116
考试时的选择题是对识记材料的回忆。(  )
117
安老师在数学课上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技巧。安老师为学生提供的是原型定向。(  )
118
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首要环节。一般而言,模像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
119
问题解决的过程主要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得出结论。(  )
120
教学中,如果过分要求学生使用有意注意,则容易引起疲劳;而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
121
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学习。(  )
122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3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
123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
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
125
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
12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  )
1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指出,“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教师享有的权利。(  )
128
中学生张涛在学校经常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他的父母对此视而不见,不加管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在学校有权对张涛父母给予训诫。(  )
129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
1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素质教育要求。(  )
四、不定项选择题。共20道,每道0.8分,16分。
(一)
材料一:
几位老师在办公室闲聊,甲老师说:“真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我们班的张某这次数学考试又考了第一,不愧是工程师的儿子。”乙老师说:“我看主要还是他的家庭经济条件和文化氛围好,从小父母就给他买了很多数学方面的书籍。”丙老师说:“那也不尽然,就像我们班的王某,虽然家庭条件一般,父母也没什么文化,但他自己学习十分刻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丁老师说:“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当老师的都应该尽职尽责,做好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引路人。”
131
从人的身心发展动因来看,甲老师的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辐合论
D、共同作用论
132
下列选项,符合乙老师观点的有(  )。
A、“虎父无犬子”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出淤泥而不染”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33
根据丙老师的观点,(  )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A、遗传因素
B、环境条件
C、学校教育
D、人的主观能动性
134
在丁老师看来,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  )。
A、决定作用
B、制约作用
C、主导作用
D、辅助作用
135
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巨大影响。关于环境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B、环境推动和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C、环境决定着人的身心发展方向和性质
D、环境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多次变动。如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36
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是(  )。
A、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B、坚持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C、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137
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素质教育理论
B、生活教育理论
C、创新教育理论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38
国家的教育目的与学校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
A、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D、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139
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是,人们提出教育目的是有其现实的客观依据。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有(  )。
A、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C、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D、人的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
140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实施全面发展的错误的有(  )。
A、德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处于灵魂与统帅地位
B、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因材施教的要求是矛盾的
C、各育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替代
D、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智育
(三)
材料三:
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王老师收缴了他的手机,并将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小陈“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
141
王老师未经小陈同意翻看手机短信,侵犯了小陈的(  )。
A、人身自由权
B、隐私权
C、名誉荣誉权
D、著作权
142
王老师对小陈的指责批评的话语,侵犯了小陈的(  )。
A、受教育权
B、生命健康权
C、公正评价权
D、人格尊严权
143
王老师的行为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  )方面的要求。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教书育人
144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  )。
A、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
B、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
C、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D、确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145
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包括(  )。
A、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
B、学会自我反思,善于听取学生、同事的意见或建议
C、注重内省、慎独,自觉坚定职业道德信念
D、勇于实践锻炼,增强职业道德情感体验
(四)
材料四
王老师是一位刚刚参加工作的小学教师,近来,他对那些总爱犯错的学生感觉无能为力。一天,他向一位老教师刘老师抱怨:“当小学老师太难了,学生总是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犯了错,挨了批评,好一会儿,就又犯”。刘老师说:“学生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学生就是在犯错中成长起来的”。
146
刘老师认为,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这是因为(  )。
A、学生是独特的人
B、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D、学生是完整的人
147
教师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客观分析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贯彻(  )的基本要求。
A、循循善诱原则
B、严慈相济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长善救失原则
148
王老师对犯了错的学生进行批评,这种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品德修养指导法
149
下列关于批评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犯错,因此无需批评
B、应该弄清楚学生犯错的原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批评
C、要看到学生的优点,抑中带扬,给学生改正的机会
D、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公平公正、合情合理
150
为了帮助王老师尽快成长与发展,刘老师可以给他的建议有(  )。
A、开展教育教学反思,提升实践智慧
B、向榜样学习,观摩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C、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增强专业能力
D、加强理论学习,多读一些相关专业的书籍

1、C2、B3、A4、D5、C6、D7、A8、A9、C10、B11、D12、A13、D14、C15、D16、A17、D18、D19、C20、B21、B22、A23、C24、B25、B26、A27、D28、B29、A30、D31、A32、B33、D34、A35、D36、A37、D38、C39、B40、C41、D42、C43、D44、B45、A46、C47、C48、C49、D50、C51、B52、A53、A54、C55、B56、A57、D58、B59、C60、A61、C62、B63、A64、B65、C66、D67、D68、B69、B70、D71、C72、C73、A74、B75、A76、D77、C78、C79、B80、A81、BCD82、ABCD83、AD84、ABCD85、ABD86、AB87、ABD88、CD89、ABC90、ACD91、ABC92、BC93、ACD94、ABCD95、ABD96、AB97、ABCD98、ACD99、BCD100、ABCD101、A102、B103、A104、A105、B106、B107、A108、B109、B110、A111、B112、B113、A114、B115、A116、B117、A118、A119、B120、A121、A122、B123、A124、B125、A126、A127、B128、B129、A130、B131、A132、BD133、D134、C135、ABD136、A137、D138、A139、ABC140、BCD141、B142、D143、AC144、C145、ABCD146、B147、D148、C149、BCD150、ABCD
1
本题考查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主要教育思想、主张内容:教学的教育性原则:(1)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不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强调德育和智育相结合。(2)理论基础:主张将伦理学、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3)三中心:赫尔巴特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提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4)教学过程:提出四阶段论——“清楚(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经过其学生齐勒修改为五段教学法,赫尔巴特四阶段教学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
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为适应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而产生、发展。一方面,教育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对社会具有依存性;另一方面,教育又是一种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具有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一种情况是教育的滞后性,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因而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教育的前瞻性,由于人们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第三种情况是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能保持同步,这是一种教育的理想状态。B项正确。
A项:继承性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自身前后相继,后一时期的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它包括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式的继承、教育理论的继承和教育管理的继承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历史性是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这是因为教育既受当时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受生产关系的制约。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民族性是指教育在制度上、思想上、方法上,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质,尤其是在语言教学和民族文化传递上。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
本题考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题干中,老师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A项正确。
B项: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象的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是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又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这是知识的思想性、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
本题考查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教育的民主化是对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教育过程中、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追求教育的自由化。题干中,“有教无类”以及“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体现了受教育者范围的扩大以及师生地位的平等,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化。D项正确。
A项: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论终身教育》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它并非单一或纯粹的教育形态,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终身教育思想逐渐为各国普遍接受,成为当代国际社会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教育思潮。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育的多元化是世界物质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的全球化是教育的一种普遍化,它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5
本题考查教育的基本矛盾。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三个基本的要素之间构成了教育中三对最为基本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教育的诸多矛盾中,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才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因为它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6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平衡。另一方面是个体身心发展不同方面发展不平衡性。感知觉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比高级形式的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早许多,说明个体身心发展不同方面是不平衡的。D项正确。
A项: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7
本题考查德育方法。“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句话意思是说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这句话体现了品德修养指导法或自我教育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以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品德修养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基础上,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体现。A项正确。
B项:属于榜样示范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属于实际锻炼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属于情感陶冶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8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题干中,张老师只把成绩前三名的学生报为三好候选人,违背了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一要求。A项正确。
B项:关爱学生是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爱岗敬业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人师表是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9
本题考查遗忘的原因。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日常生活中,由情绪紧张引起的遗忘,就是动机说的体现。题干中,小明一紧张就什么都想不起来属于压抑说。C项正确。
A项:消退说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提取失败说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遗忘是失去了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而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0
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心理结构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概念。其中,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即改变原有图式,以适应环境。题干中,李霞的认识从风筝是没有生命的到不是所以会动的都是有生命的,改变了认知结构,属于顺应。B项正确。
A项:同化是指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即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从而加强和丰富原有图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当已有的图式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情境时,不平衡的状态就产生了。如果失去了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个体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从而实现认知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1
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形式运算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本阶段的儿童已经具有抽象逻辑推理的能力,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对事物做一定的概括,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D项正确。
A项: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环境中的刺激,主要通过感觉运动图式来和外界取得平衡。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能将各种感知信息以心理符号的形式储存下来,积累了表象素材,促进了表象性思维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多地使用符号来表示外部世界,如用“牛”“羊”来代表真正的牛和羊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具体运算是一种与真实、具体的物体相关的可逆的心理活动。与前运算阶段相比,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具体问题,但必须依赖于实物和直观形象的支持才能进行逻辑推理和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不能够进行纯符号运算。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2
本题考查的是对发散思维的理解。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更多种的答案。如“一题多解”“一物多用”“一事多写”等都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A项正确。
B项:分析思维是指经过仔细研究、逐步分析,最后得出明确结论的思维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会聚思维是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件的思维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直觉思维也称非逻辑思维,它是一种没有完整的分析过程与逻辑程序,依靠灵感或顿悟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和结论的思维。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3
本题考查情绪情感的功能。情绪和情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的作用。D项正确。
A项:适应功能指情绪和情感作为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动物遇到危险时产生怕的呼救,就是动物求生的一种手段。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情绪的感染功能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相互影响和产生共鸣。人们常说的,“动之以情”就是这种功能的体现。如小班的教室里,往往其中一个孩子哭闹,其他孩子一会也跟着哭起来。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4
本题考查教师的行为特征。教师通过行为表达出来的对学生的期望,也是影响学生的一种教学行为。罗森塔尔等人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即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5
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焦虑症是个体不能达成目标或不能克服困难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表现: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做过度反应,难以做决定。在躯体症状方面,表现为心跳加快、过度出汗、肌肉持续性紧张、尿频尿急、睡眠障碍等不适反应。中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在: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题干中,陈亮坐立不安、心跳加快、出冷汗的表现都是焦虑症的表现。D项正确。
A项: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着严重的焦虑症。焦虑是个人对紧张情境的最先反应,如果一个人确信这种情境不能改变或控制时,抑郁就取代焦虑成为主要症状。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妄想症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精神病学诊断,指抱有一个或多个非怪诞性的妄想,同时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症状。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6
本题考查德育方法。实际锻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题干中,王老师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教育,属于实际锻炼法。A项正确。
B项:榜样示范法是指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角色扮演法是指通过让学生扮演处境特别的求助者或其他有异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使扮演者暂时置身于他人的位置,按照他人的处境或角色来行事、处世,以求在体验别人的态度和方式中增进扮演者对他人及其社会角色的理解和认同。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陶冶教育法是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7
本题考查班级管理的模式。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集体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式。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题干中,刘老师设置总体目标,再转化为个人目标,属于目标管理。D项正确。
A项: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管理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8
本题考查教学组织形式。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在课上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目、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和检查。题干中,老师按时布置作业,学生自学,属于道尔顿制。D项正确。
A项:个别教学是学校的学生集中于一室,教师轮流传唤每位学生,分别向每位学生传授知识,并有针对性地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地教。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有计划地安排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分组教学是指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9
本题考查教育的起源学说。孟禄意识到教育是人类社会的而非动物界的。但是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而这种“无意识模仿”实质上是一种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即是本能的。因此,该理论违背了教育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C项正确。
A、B两项:均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永恒性是指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会存在并一直发展下去。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0
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特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单方面发展的人。(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训练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3)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师不仅要经常在同一个时空的条件下,面对全体学生,实施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B项正确。
A项: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因材施教。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灵活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变换或改革。(3)教师需要具有“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1
本题考查课程目标取向。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具有目标明确、具体和可操作的特点。题干中,理解刘姥姥的人物形象属于行为目标取向。B项正确。
A项:普遍性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它对各门学科都有普遍的指导价值。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不像行为性目标那样重视结果,而是强调目标的适应性和生成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表现性目标是指在教育情境中每一位学生个性化的表现,是生成性目标的进一步发展。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2
本题考查思维的过程。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题干中,韩老师把握中心思想的做法属于综合。A项正确。
B项: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的思维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系统化是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3
本题考查失范行为。根据韦伯提出的社会行为的“理想类型”,可以把学生失范行为划分为:目的型失范行为、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情感型失范行为、传统型失范行为。其中,情感型失范行为,主要指为了满足生理、心理或情感上的需要而做出的失范行为,为非理性行为。尽管有时失范行为者是经过“理性”选择的,但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体生理、心理和情感上的需要,所以实际上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例如,未成年学生杀死自己的父母。再如,处于报复心理、满足虚荣心的打架斗殴等,其共同特征是:行为目的既非功利性,也非价值取向型,而是个体需求型。主要有网络聊天、游戏、网络沉迷等表现。C项正确。
A项:目的型失范行为,是指行为失范者采用违背教育规范的手段谋取个体或群体利益的失范行为。这种失范行为可能仅仅是非正常行为或越轨行为,也可能是违法甚至犯罪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传统型失范行为,指行为失范者没有主观上的失范构想,仅仅是因遵循传统习俗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是指行为失范者的价值观念与教育主导观念相背离,力图诋毁或改变教育主导观念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反对主导目标、价值观理性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4
本题考查德育模式。体谅模式是把道德情感置于中心地位。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道德教育重在增强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B项正确。
A项:价值澄清模式着眼于价值观教育,试图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并通过评价过程促进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其目的是通过选择、赞扬和实践过程来增进富于理智的价值选择。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社会模仿模式认为人类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因此,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认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它是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且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5
本题考查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在教育目标上,终身教育要培养和提升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所有人提供合适的教育,而终身教育主要是为了发展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说法过于狭隘。B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A、C、D三项:均属于终身教育的特征,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26
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理论。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与不可控制性归因。其中韦纳又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不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A项正确。
B项: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7
本题考查学习动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人具有7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题干中,学生积极主动交朋友属于归属和爱的需要。D项正确。
A项:安全的需要是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尊重的需要是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8
本题考查课程的分类。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是指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各地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题干中,厦门市编写的《闽南方言与文化》属于地方课程。B项正确。
A项:国家课程是指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校本课程是指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隐性课程也叫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受到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的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9
本题考查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尚处于发展或完善过程中进行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课程开发或实施过程中各个局部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总结性评价则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施行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资料,对课程计划的成效作出整体的判断,作为推广采用课程计划或不同课程计划之间比较的依据。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0
本题考查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题干中,小安在参加课外活动时收获满满,说明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也是可以成长和发展的,故该老师做法错误。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31
本题考查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独立钻研经过特殊编写的教材,进行教学的模式。它把教师课堂讲授的集体学习过程改变为学生个人自学的过程。根据设想的学习过程程序,将学习材料分解为许多小步子,并按系统排列起来,每一步都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做出回答反应或选择反应,认为答案正确后,再进行下一步,如此,继续前进,直到完成学习任务。题干中,邢老师一步步的把学习呈现给学生,属于程序教学。A项正确。
B项:范例教学是选择经典案例为教学内容,必须坚持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发现教学是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学科知识结构体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非指导性教学强调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师是引导者。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2
本题考查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它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过程,内化是学习者对社会规范及其价值原则有了深刻的理解,并持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信念,与原有的价值观念一体化,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题干中,小强认为欺负弱小是不可取的,不道德的,在生活中总是能自觉杜绝此行为,这属于内化阶段。B项正确。
A项: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依从即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和根据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3
本题考查知识的学习。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具有静态的性质。题干中,老师讲解“勾股定理”是什么,属于陈述性知识。D项正确。
A项:感性知识指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对具有感性特征的具体而有形的信息的言语概括。感性知识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无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具有动态的性质。与题干不符,排除。
上一篇:2023年6月17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市直教育岗《教育理论基础》考试题
下一篇:2023年4月9日天津市河东区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考试题
相关资源
  • 2023年6月17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市直教育岗《教育理论基础》考试题
  • 2023年河北省三河市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考试题
  • 2023年河北省廊坊市大厂教师编《教育综合知识》考试题(精选)
  • 2023年5月28日山东省济南市教师招聘考试(联考) 《教育基础知识》考试题
  • 2023年6月6日山东省济南市中区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考试题
  • 2023年5月27日山东省临沂市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考试题
  • 2023年6月3日山东省枣庄市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考试题
  • 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联考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题《教育基础知识与能力》
  •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考试题
  • 2023年2月11日河北省邢台隆尧教师招聘(上午场)《教育理论基础题》考试题
  • 2023年1月11日云南昭通市市直遴选笔试题
  • 2023年2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事业单位岗位面试题(市直)(第六组)
  • 2023年2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事业单位岗位面试题(市直)(第三组)
  • 2023年2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事业单位岗位面试题(市直)(第四组)
  • 2023年2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事业单位岗位面试题(市直)(第五组部分)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View: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