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0.8分,共24分。 1 2020年5月22日,13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是( )。 A、民生 B、就业 C、“六保” D、脱贫 2 2019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宣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 (2019-2020年)》提出我国启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所有学校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时间是( )。 A、到2020年底 B、到2022年底 C、到2025年底 D、到2030年 3 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是( )。 A、苏格拉底 B、昆体良 C、亚里斯多德 D、柏拉图 4 个体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要做到( )。 A、长善救失 B、循序渐进 C、教学相长 D、因材施教 5 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 )。 A、坚持教育的政治方向 B、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6 衡量一个班级是不是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关键的因素是( )。 A、有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B、有没有健全的班规 C、有没有得力的班干部 D、有没有团结的教师集体 7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对当今教育的启示是( )。 A、教育要符合规律 B、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C、教育有贵贱之分 D、教育要因材施教 8 根据“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对师生关系的正确理解是( )。 A、教师主体学生主导 B、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C、教师主体学生客体 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 9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和基础是( )。 A、家庭教育 B、课堂教学 C、活动与交往 D、自我反省 10 习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主要体现了对教师的( )。 A、专业思想要求 B、专业技能要求 C、专业知识要求 D、专业素养要求 1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 )。 A、生活即教育 B、教学做合一 C、社会即学校 D、活动中发展 12 个体心理的断乳期是指(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13 “杯弓蛇影”在心理学中属于( )。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强化 D、刺激消退 14 奥苏贝尔提供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其精神实质是( )。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学习动机 C、强调发现学习 D、强调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 15 老师在教室时小刚就遵守纪律,老师一离开他就违反纪律,其品德的发展处于( )。 A、醒悟阶段 B、依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内化阶段 16 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之后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学习 17 吴老师在数学课上清楚而细致的演算例题,帮助学生形成解题的技能,其为学生提供的是( )。 A、原型定向 B、原型模仿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8 当一个人的外表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心理现象是( )。 A、刻板效应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19 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 )。 A、课堂控制 B、课堂管理 C、课堂气氛 D、课堂交往 20 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依据是( )。 A、法律条文 B、法律规范 C、法律责任 D、法律事实 21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这属于教师的( )。 A、教育教学权 B、民主管理权 C、管理学生权 D、科学研究权 22 《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负责人员依法追究(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管理责任 D、行政责任 23 李老师向学生推荐课外辅导资料,并强制要求学生购买,这侵犯了学生的( )。 A、受教育权 B、健康权 C、财产权 D、教育选择权 24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是( )。 A、坚持终身学习 B、理论联系实际 C、坚持知行统一 D、向模范人物学习 25 下列选项中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是( )。 A、李老师收了学生家长的微信红包 B、赵老师收了学生的新年贺卡 C、王老师收了学生的拜年红包 D、孙老师要求学生购买指定书店的辅导资料 26 老师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学生,体现的职业道德规范是( )。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27 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 A、观察模仿 B、操作尝试 C、言语理解 D、游戏活动 28 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的年龄是( )。 A、三岁 B、四岁 C、五岁 D、六岁 29 让幼儿角色扮演“如果你是一位老人,生活中有很多不方便,你的心情会怎样?”这是移情训练的( )。 A、认知提示 B、情绪追忆 C、情感换位 D、巩固深化 30 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5-6岁幼儿能集中注意的时间是( )。 A、15分钟左右 B、10分钟左右 C、20分钟左右 D、25分钟左右 二、多选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共15小题,每小题1.2分,共18分。 31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突出强调的劳动教育内容有( )。 A、日常生活劳动 B、生产劳动 C、服务性劳动 D、公益性劳动 E、义务性劳动 32 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 A、反思能力 B、社会责任感 C、创新精神 D、实践能力 E、生存能力 33 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特点的有( )。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B、小学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C、高中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D、初中阶段以分科和综合课程相结合为主 E、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34 中小学课外活动的特点包括( )。 A、组织的自愿性 B、内容的广泛性 C、活动的自主性 D、管理的计划性 E、形式的多样性 35 下列选项中关于讲授法观点正确的有( )。 A、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 B、要注意启发 C、要讲究语言艺术 D、讲授内容要有思想性 E、分为讲解、讲述、讲演等方式 36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空间感知能力强的人,适合从事的职业有( )。 A、律师 B、画家 C、航海员 D、飞行员 E、建筑师 37 下列选项中关于气质在实践中的意义,正确的观点有( )。 A、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B、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 C、气质是择业与选拔人才的依据之一 D、气质特征是因材施教的依据之一 E、气质特征本身不决定一个人活动的价值。 38 创造性人格塑造可采取的方法有( )。 A、保护好奇心 B、鼓励独立性 C、提供创造性的榜样 D、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E、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9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感觉对比现象的有( )。 A、万绿丛中一点红 B、鹤立鸡群 C、雪地上的白熊 D、大合唱不张嘴的人 E、灌木丛中穿迷彩服的士兵 40 优优考试失败了,为了鼓励她的自信心王老师可以将失败归因为( )。 A、能力不足 B、努力不够 C、运气不好 D、状态不佳 E、试题太难 41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调节的主要形式有( )。 A、社会舆论 B、国家法律 C、内心信念 D、学校制度 E、行政命令 42 下列选项中属于学生伤害事故的有( )。 A、学生上体育课发生的伤害 B、学生在课余时间发生的伤害 C、学生在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的伤害 D、学生在上课途中发生的伤害 E、在放学途中发生的伤害 43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书育人”的具体要求有( )。 A、不利于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B、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C、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D、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E、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44 幼儿教育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的作用有( )。 A、评价 B、描述 C、解释 D、预测 E、控制 45 幼儿游戏区别于其他活动的主要特点有( )。 A、社会性 B、虚构性 C、愉悦性 D、自由性 E、活动性 三、判断题。请对下列命题做出判断。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0.5分,共8分。 46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20年1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针对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调,要严师德、促发展、优管理、立尊严。( ) 47 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个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 48 就学制的形态而言,我国的学制属于单轨制。( ) 49 中小学教师教学研究的课题应来自于学术前沿中的问题。( ) 50 我国学校德育的范畴包括心理健康教育。( ) 51 班级授课制是最符合活动课程本质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 ) 52 小张因通宵达旦玩游戏,导致第二天工作无精打采,这属于正诱导。( ) 53 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 54 教师采用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做法,属于诊断性评价。( ) 55 学生对学习时间进行安排,并列出学习日程安排表的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 56 学校的法定职责中没有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权。( ) 57 《教育法》规定,学生最基本的权利是人身权。( ) 58 教育法律关系的核心是权利与义务关系。( ) 59 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个学生是教师公正的最基本的内容。 ( ) 60 幼小衔接主要是在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之间解决的事情。( ) 61 情感过度依赖和退行性行为是幼儿时期普遍存在的行为问题。( ) 四、案例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一) 冬冬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一天,老师让小朋友自己画画。冬冬在画纸上随意涂画, 不知道该画什么,当他看到邻座的亮亮在画气球,他便开始画气球,冬冬的气球还没画好,又发现文文画了个“小兔”很好玩,便改变主题开始画起了小兔。冬冬画好了一只小兔子,很高兴的要求老师看,老师正在指导别的小朋友作画,就让他等了一会儿。过了一会儿,等老师看他的画时,他不高兴地对老师说:“小兔子生气跑走了。”原来他把画纸上的小兔子涂黑了。还有一天,冬冬听了去广州出差回来的爸爸给家人讲在广州的见闻后,就告诉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我前几天去广州旅游了,那里可美了!” 62 请结合案例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 (1)该案例中冬冬的想象具有什么特点? (2)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材有这样一个例题: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李老师考虑到多数学生可能对做衣服之类的事不感兴趣,结合目前全世界正遭受“新冠肺炎”袭击的现象,重新对教材上的例题进行了设计。教学中李老师通过与学生对话引入例子:“同学们‘新冠肺炎’肆虐期间,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口罩、消毒液……”李老师接着说:“是呀,全世界的人们现在都需要口罩、消毒液,生产厂家可忙坏啦。现在光明厂计划生产500万瓶消毒液,实际每个月生产40万瓶,生产三个月后,剩下的要在四个月内完成,请你帮厂长算算每个月得完成多少万瓶?如果在三个月内完成呢?”全班学生的兴趣都调动起来了,大家拿起纸笔认真地开始了演算。 63 请结合案例运用教育学知识分析: (1)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新课程理念?对教学工作有什么启迪? (2)李老师的教学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 五、作文题。作文题,共30分。 (三) 材料: 2020年2月14日,“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教育厅厅长郑邦山说了这么一段话: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必须真正的风雨同舟、携手共进,我们需要共同面对、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承担。在教学条件变化中,在交流空间变化中,把疫情、把灾难变成教材,把我们应该做的、能够做的、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佳,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学生们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爱国爱民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真正的与祖国一起成长,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让不幸成为通往幸福的桥梁。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教育的本质和追求。有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64 请根据以上材料,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思想深刻,观点明确; (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800~1000字。
1、D2、B3、C4、A5、C6、A7、B8、D9、C10、D11、B12、D13、A14、D15、B16、C17、A18、B19、B20、D21、A22、B23、C24、D25、B26、B27、D28、C29、C30、A31、ABC32、CD33、ADE34、ABCE35、ABCDE36、BCDE37、ABCDE38、ABCDE39、ABCDE40、BC41、AC42、AC43、BCDE44、BCDE45、ABCD46、A47、A48、B49、B50、A51、B52、B53、A54、A55、B56、A57、B58、A59、A60、A61、A 1 本题考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容。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增加扶贫投入,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D项正确。 A、B、C项:属于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 本题考查文件原文。到2022年底,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指标的阶段目标,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落实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预防干预措施,加强重点人群心理疏导,为增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福祉、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奠定重要基础。B项正确。 A、C、D项:属于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 本题考查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认为追求美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C项正确。 A项: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讽刺、助产术、归纳和定义。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柏拉图著作《理想国》《法律篇》。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四科教育:算数、几何、天文、音乐。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 本题考查互补性规律。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如身患重病或有残缺的人,如果他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能得到发展。互补性的教学启示:教育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A项正确。 B项: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顺序性的教学启示: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顺序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等都有违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学相长强调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相互促进。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的教学启示: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 本题考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和方法。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项正确。 A、B、D项:属于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6 本题考查班集体的特征。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一个好的班集体的特征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衡量一个班级是不是一个良好的集体,关键要看有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A项正确。 B、C、D项:属于干扰项。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7 本题考查孔子。孔子认为教育的社会功能:庶、富、教。 教育的个体功能:“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教育不分类别,教育面前人人平等。B项正确。 A、D项:“有教无类”未体现出教育要符合规律、教育要因材施教。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说法错误,教育没有贵贱之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8 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本质观。“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是教学过程本质的交往说的观点,交往说认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D项正确。 A、B、C项:属于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9 本题考查德育过程基本规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既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条件,活动与交往即能动的道德活动。C项正确。 A、B、D项: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也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合力,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0 本题考查教师专业素养。“四有好老师"体现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信念等专业素养的要求。D项正确。 A、B、C项:说法不全面。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1 本题考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B项正确。 A项: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范围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美国实用主义进步教育的代表杜威,欧洲以提倡新教育而闻名于世的蒙台梭利等,都反对旧的传统教育,主张尊重儿童个性,以儿童活动为中心,让儿童在活动中发展个性和各方面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2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阶段年龄划分及特征。少年期(11、12岁至14、15岁)又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D项正确 A项:婴儿期,是儿童出生后的最初阶段。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在幼儿期,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发育都是非常明显,个体各方面的发育和发展也都非常迅速。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童年期(6、7岁至11、12岁)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3 本题考查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射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射。题干中,“杯弓蛇影”是指没有区分清楚弓和蛇,对弓产生了和蛇一样的反应,体现了刺激泛化。A项正确。 B项: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强化是给予一个愉快刺激或撤销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4 本题考查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也就是说,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不属于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的精神实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5 本题考查态度与品德的发展阶段。态度与品德的发展分为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教师在教室遵守纪律,一离开就违反纪律,主要是表面上接受规范,但对规范的必要性和根据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属于依从阶段。B项正确 A项:品德不良的改变需要经历一个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醒悟、转变和自新三个阶段。醒悟阶段是指学生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产生悔过自新的愿望。从态度变化的角度看,醒悟阶段是旧有态度的受挫和新态度的萌生。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是确立自觉遵守态度的开端,是一种较高水平的接受,是规范内化的深入阶段。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这一阶段的学生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有教材将“内化”视为包括依从、认同和信奉在内的品德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