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 2 疫情期间,家长面对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的无奈,常常反映孩子听不进父母的教诲,家长在家庭教育上感到力不从心。此时,教师应该( )。 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要求家长树立成信,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指导家长做有效的亲子沟通,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3年 B、1985年 C、1986年 D、1988年 4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D、形成了正确舆论 5 心理健康的本质是( )。 A、顺从性 B、适应性 C、稳定性 D、隐忍性 6 艾森克用( )两个维度来描述复杂的人格。 A、一般特质和特殊特质 B、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C、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D、内外向和情绪的稳定性 7 某学生每天早上穿衣服要按照一定的次序,稍微感到不合适,就要脱下来重新再穿,甚至重复多次。此症状最有可能是( )。 A、强迫观念 B、强迫行为 C、刻板行为 D、冲动行为 8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C、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D、实现课程任务的转变 9 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性课、隐性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10 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 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 12 “亲其师而信其道”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对学生品德形成起催化和激励作用的写照。( ) 13 教师公正,教育必然公正,所以二者是一回事。( ) 14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 15 根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小学阶段的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 16 遗忘规律的曲线告诉我们教学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及时复习,这样才能避免遗忘。( ) 17 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等学习。( ) 18 发现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要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去探究,发现人类未知世界。( ) 19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 ) 20 归因理论最早是由韦纳提出的,海德把归因理论扩展到成就领域。( )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 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中要达到“慎独”,应主要做到( )。 A、注意把师德规范内化为内心信念,化作行为的品质 B、在“隐”和“微”处着手,狠下功夫 C、重视在无人监督下,自觉履行师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 D、即使在独处和无人监督之时,也依然按照师德规范行事 2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三大理论支柱是( )。 A、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 B、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主义理论 C、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D、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23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4 ( )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A、以人为本 B、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提高 C、教学质量的提升 D、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5 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有( )。 A、改变事件的发生 B、倾诉与哭泣 C、升华法 D、放松法
1、A 2、C 3、C 4、D 5、B 6、D 7、B 8、A 9、D 10、C 11、B 12、A 13、B 14、A 15、B 16、A 17、B 18、B 19、A 20、B 21、ABCD 22、ABC 23、ABCD 24、AD 25、BCD 1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要求教师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对教师的特殊规范,是它有自己独具的特征。A项正确。 B项:清正廉洁即廉洁从教,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爱岗敬业要求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团结协作要求教师谦虚谨慎、尊重同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 本题考查教师人际行为规范。教师人际行为规范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同事三个方面。其中,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家长,重视家长的请求和诉愿,听取家长的建议,与家长保持长期的联络。切勿对家长态度生硬,或者将责任推到家长一方,埋怨家长,要学会与家长形成合力,努力通过家校合作来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C项正确。 A项:教师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的做法,是放弃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教师应当积极争取家长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家长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协助作用,教师要理解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有转嫁教师责任和义务之嫌。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是不尊重家长的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 本题考查《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 本题考查的是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其中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正确的集体舆论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激励的作用,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5 本题考查心理健康的概述。适应就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就显性表现来看,心理健康状态是个体的适应状态;就隐性机制来看,心理健康是个体的心理功能不断发挥与调节的适应过程。心理健康意义上的适应,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体能够通过自身调节系统做出积极而能动的反应,从而使主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达到新的平衡过程。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6 本题考查艾森克的人格理论。艾森克是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人格、智力、行为遗传学和行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他主张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待心理学,把人看作一个生物性和社会性的有机体。在人格问题研究中,艾森克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神经质、内倾性―外倾性理论。其中,内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因此,艾森克认为人格包括内外向和情绪稳定性两个维度。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参考文献:(美)安德莉亚·博尼尔著.史上最重要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思想 他们如何启示与指导你的生活[M].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