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8小题,每题1.02分,共100分。 1 “慎独”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素质的最高境界。它属于人的( )。 A、知识素养 B、能力素养 C、道德素养 D、心理素养 2 下列关于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教学设计是教学策略的组成部分 B、两者各有自身的内涵,在具体内容和环节上有交叉、重叠部分 C、教学设计中包括的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在某一节课上、某一内容的范围内 D、教学策略运用范围较大,既可以是对一节课的统筹安排,也可以是对一个单元或整个科目的统筹安排 3 下列选项中有利于教师及时改进教学的评价是( )。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绝对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4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已经获得的教师资格证书由( )收缴。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 5 某班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以“如何才能让同学喜欢或接纳”为行为准则,该班处于课堂纪律发展的哪个阶段?( ) A、自我服务行为 B、人际纪律 C、自我约束 D、反抗行为 6 从形式上说,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组成的( )活动。 A、认识 B、复合 C、平行 D、双重 7 ( )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知识范围、深度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老师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标准。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目标 D、课程时间 8 关于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错误是否定了( )。 A、教育的科学性 B、教育的系统性 C、教育的社会性 D、教育的生产性 9 规定学校的教育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结构的是( )。 A、学科设置 B、课程目标 C、课程计划 D、课时教案 10 对少年期意志品质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果断品质有发展,反应快、行动快,有轻率行为表现 B、自制能力有所增强,但自制力水平有局限性 C、坚韧性还很不成熟,其行为容易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D、意志品质还不完全成熟,还有某些弱点 11 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包括( )两种形式。 A、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B、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 C、感知和表象 D、概念和命题 12 由于数学老师讲课很生动,激发了某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低级的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3 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内的古代教育的显著特点是( )。 A、原始性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C、制度化、系统化 D、普及性 14 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 )。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 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15 按照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学生对相似的易混淆单词分别做出正确反应的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 B、系列学习 C、言语联想学习 D、辨别学习 16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17 问题解决题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因此也把这种形式叫( )。 A、知识评价 B、操作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18 侧重于检查学生对刚学过的知识或近期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题量小、难度低,多属单项练习性质的测验不是下列哪一种测验( )。 A、随堂测验 B、随机测验 C、随堂学绩测验 D、课程测验 19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的是教师劳动特点的( )。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个体性 20 曹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讲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上的卓越贡献。同学们感到很自豪。曹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21 下列不属于备课内容的是( )。 A、复习 B、研究教材 C、了解学生 D、写课时计划 22 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一层次的活动是( )。 A、课堂活动 B、心理活动 C、社会活动 D、生理活动 23 某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该教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 )。 A、正面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24 张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英语剧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英语。张老师的做法( )。 A、优化了教学目标 B、优化了教学条件 C、优化了教学过程 D、优化了教学资源 25 “分层教学”做法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顺序性 26 原本乘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后来乘船、乘火车等也有类似的反应。这是因为( )。 A、条件反射的消退 B、条件反射的泛化 C、条件反射的分化 D、条件反射的习得 27 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按照( )来划分的。 A、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B、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 C、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D、课程任务 28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拒绝或者妨碍学校卫生监督员依照本条例实施卫生监督,情节严重的,可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处以( )以下的罚款。 A、100元 B、200元 C、300元 D、400元 29 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 )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A、能力与素质 B、教育与管理 C、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 30 红、橙、黄色往往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错觉 31 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 )。 A、学习者 B、刺激环境 C、反应 D、学习内容 32 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因为长期没有训练,泳技大不如前,由初期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一个“A”等,这反映了教育要遵循( )。 A、因材施教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33 (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开放式教学,盛行讲会制度,倡导百家争鸣。 A、书院 B、太学 C、国子监 D、社学 34 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 A、钻研教材 B、掌握课程标准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班集体 35 关于“教材”,表达适当的选项是( )。 A、学校教学的唯一依据 B、教师教学用书 C、学生学习的客体和目的 D、落实课程标准的媒介 36 某老师未经学生允许私自将学生的作文编入自己编著的优秀作文集,对该老师的做法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财产权 B、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著作权 C、该老师的做法没有侵害学生的著作权,因为作文不算“作品”,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D、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人身权利 37 下列不属于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的是( )。 A、发扬教学民主 B、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C、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D、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8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入( )之中。 A、安全需要 B、尊重、成就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39 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 A、布鲁纳 B、桑代克 C、柏拉图 D、陆志伟 40 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锐意创新的品质是( )的基本要求。 A、严谨治学 B、团结协作 C、为人师表 D、廉洁从教 41 新课程评价主要倡导的评价方式是( )。 A、发展性评价 B、综合性评价 C、多元性评价 D、过程性评价 42 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 )。 A、维果斯基 B、班杜拉 C、奥苏贝尔 D、荣格 43 有些人状态好、睡眠少,认为自己失眠,这是( )失眠。 A、情景性 B、新奇性 C、假性 D、正常性 44 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45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46 小林的妈妈给刘老师送来贵重礼品,请刘老师给小林调一个好座位,刘老师收到礼品后给小林调换了座位。刘老师的做法( )。 A、体现礼尚往来的良好品德 B、说明利用职位谋取私利 C、表现出刘老师善解人意 D、说明刘老师关爱学生 47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 A、教育性 B、公平性 C、科学性 D、培养人的活动 48 学校开展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教师定了一个节目单,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节目没有乐趣。如果你是这个教师,你会怎么做?( ) A、表扬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并接纳建议,修改节目单 B、为维护教师尊严,表面接受,实际不采纳建议 C、听不进去意见,认为学生考虑问题很片面 D、不接受学生建议,并告诉学生别瞎起哄 49 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A、教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经济学 50 ( )是影响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 A、遗传素质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主观能动性 51 教学要着眼于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这一教学原则反应的是个体发展的( )特征。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不均衡性 D、整体性 52 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 A、自愿性 B、强制性 C、规范性 D、随意性 53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 A、环境、知识、技能 B、知识、能力、技能 C、智力、思维、能力 D、环境、智力、个性 54 班集体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 A、成立了班委会 B、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C、形成了正确舆论 D、开展了班级活动 55 有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设计 C、教学评价 D、教学过程 56 师生之间发生了冲突,教师应主动化解矛盾,这是由师生之间关系的哪一特点决定的( )。 A、平等、民主 B、有主导面的多重角色 C、双向性 D、互动性 57 教育是一种公共职能,学校之间特别是公立学校一般并不存在竞争,这体现了学校的哪一种独特性?( ) A、公益性 B、垄断性 C、独立性 D、非自愿性 58 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构 C、社会文化传统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59 学校在有裂缝的教学楼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这侵犯了学生( )的权利。 A、受教育 B、人身安全 C、人身自由 D、隐私 60 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点是( )。 A、培养人 B、传授直接经验 C、提高活动效率 D、传授间接经验 61 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 A、理解 B、巩固 C、应用 D、迁移 62 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基本特征是( )。 A、主体性、示范性、目的性 B、主体性、目的性、社会性 C、主体性、个体性、社会性 D、主体性、示范性、主动性 63 根据学生的成绩在班级中的相对位置和名次,确定学生的成绩在该班属于“优”、“中”或“差”的教学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64 下列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的是( )。 A、态度 B、习惯 C、言语信息 D、运动技能 65 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自我意识是( )。 A、社会自我 B、生理自我 C、心理自我 D、理性自我 66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 )。 A、校长 B、教师 C、学生 D、教材 67 王老师播放一支乐曲后,学生们便在头脑中产生了相应的视觉形象。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对比 B、联觉 C、补偿 D、错觉 68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编写者是( )。 A、廖世承 B、房东岳 C、潘菽 D、陆志伟 69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的是( )教育思想。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因材施教原则 C、教学相长 D、启发式教学 70 ( )是调整教师劳动和法律制度之间关系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A、依法执教 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关爱学生 71 教师要经常恰当地处理教学中生成的问题,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 B、目的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 72 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的影响。 A、社会生活和群体 B、教育对象 C、教育法规 D、教育原则 73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到校外进行地理课的地形、地貌测绘,这种教学方法是( )。 A、参观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演示法 74 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体现了( )教学原则。 A、量力性 B、科学性与思想性 C、直观性 D、以上都不是 75 心理学可以从( )和个性心理两方面进行研究。 A、心理问题 B、心理过程 C、心理规律 D、心理障碍 76 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相反的道路;恶劣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了( )。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影响 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实践过程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更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的好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77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这说明其思维具有( )。 A、指向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78 教师作为培养下一代的园丁,其职业道德标准相较于其他职业道德( )。 A、更加严格 B、相对宽松 C、二者无法比较 D、差不多 79 开展素质教育,必须坚持( )的原则。 A、“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B、全面发展 C、以人为本 D、终身学习 80 下列选项属于孔子教育主张的是( )。 A、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C、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1 教育法律规范的评价作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普遍的有效性,二是( )。 A、突出的客观性 B、突出的适用性 C、强烈的说教性 D、较强的现实性 82 小张(15岁)的父亲经常在家吸烟,小张也常模仿几口,父亲未加制止,小张父亲的做法( )。 A、不违法 B、违法 C、家庭内部问题,法律不予过问 D、合理合法 8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朱熹所著的《四书集注》中的“四书”?( ) A、《论语》 B、《中庸》 C、《大学》 D、《大教学论》 84 ( )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85 ( )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A、注重提高全民素质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以素质发展为核心 D、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86 下列没有对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作了规定的是( )。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育法》 C、《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D、《教师法》 87 课程资源中,具有内生性特征的是( )。 A、非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 B、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 C、教材 D、现代信息技术 88 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89 如何采取有效的步骤解决问题,属于( )。 A、智力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运动技能 90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 )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A、基础教育 B、素质教育 C、课堂教育 D、分科教育 91 口渴会促使个体做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 92 一位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还是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其(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93 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个别差异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顺序性 94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力量 D、外部动力 95 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 )。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课堂灌输 D、活动体验 96 ( )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确立的基本信念。 A、好的教育就是大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B、升学就是成才,成才就要升学 C、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D、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97 课程的总体规划是( )。 A、课程设置 B、课程计划 C、课程设计 D、课程要求 98 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应,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观念是( )。 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B、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C、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规律
1、C2、B3、D4、A5、B6、B7、B8、C9、C10、D11、D12、A13、B14、B15、D16、B17、B18、D19、B20、D21、A22、D23、D24、C25、C26、B27、C28、B29、D30、C31、C32、A33、A34、D35、D36、B37、B38、C39、B40、A41、A42、B43、C44、A45、B46、B47、D48、A49、A50、B51、D52、A53、D54、C55、C56、B57、B58、D59、B60、A61、A62、A63、D64、B65、C66、B67、B68、A69、A70、A71、D72、A73、C74、C75、B76、B77、C78、A79、A80、D81、A82、B83、D84、B85、B86、A87、B88、A89、B90、A91、B92、C93、A94、C95、B96、C97、B98、A 1 本题考查的是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慎独”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方法,“慎独”可以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更好地培养、锻炼坚定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作为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境界,“慎独”标志着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已达到高度自觉的程度。故它属于人的道德素养。因此,C项正确。 A项: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教学资源开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 本题考查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的特点。教学设计是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过程的策划。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所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活动计划。即说明了教学设计中包括了教学策略,在内容和环节上有交叉重叠部分。B项正确。 A项: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学设计中包括的范围较大,教学设计是对诸多教学要素的系统安排与组合。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学策略运用范围较小,是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活动计划,包括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师生间互动的设计,不是对整个科目的统筹安排。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的种类。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完善教学过程。D项正确。 A项:诊断性评价是指在学期教学开始或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的评价。其功能为:①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②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③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相对性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绝对性评价又称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绝对性评价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它关心的是学生掌握了什么、能做什么或没掌握什么、不能做什么,适用于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4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资格条例》法条原文。《教师资格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依照教师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A项正确。 B、C、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纪律的发展阶段。课堂纪律发展有四个阶段:反抗行为阶段、自我服务行为阶段、人际纪律阶段和自我约束阶段。人际纪律阶段的学生行为取向是建立人际关系,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别人喜欢、接纳自己。B项正确。 A项:自我服务阶段的学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关心的是行为后果“对我意味着什么”,是奖励还是惩罚。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自我约束阶段的学生能理解遵守纪律的意义,也能够做到自我约束。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反抗行为阶段的学生行为中经常表现出对抗性,拒绝遵守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6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的内涵。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复合活动。通过这个交往过程和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人格获得一定发展。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参考文献:陈晓端,张立昌主编;刘鹏,常亚慧副主编.课程与教学通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02. 7 本题考查的是课程标准的定义。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评价课程的基础。B项正确。 A项: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8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起源学说。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生存本能。该理论没有区分清楚人类的教育行为和动物的养育行为之间本质的差别。“本能”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有其进步的一面,意识到了教育是人类社会的而非动物界的。但是“无意识模仿”实质也是一种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即是本能的。因此该理论也违背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是不科学的。因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共同缺陷都是否认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9 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计划的定义。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C项正确。 A项: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发展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案又称课时计划。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0 本题考查少年期意志品质的特点。少年期的果断品质有所发展,反应快、行为快,有轻率行为;自制能力有所增强,但自制力水平有局限性;坚韧性不成熟,其行为容易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自觉性明显提高,表现出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状态。D项不是少年期意志品质的特点,与题干相符,当选。D项正确。 A、B、C三项:均属于少年期意志品质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11 本题考查的是理性知识的形式。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命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D项正确。 A项:安德森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加涅将学习分为心智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言语信息和态度。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感性知识是对外部特征的反映,有感知和表象两种表现形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2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的分类。近景直接性动机主要是由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引起的,表现为对所学学科内容或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爱好。题干中小学生学数学的愿望就是对数学学科的兴趣。A项正确。 B、C项:根据社会意义的大小,将动机分为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对社会有意义、有贡献的是高尚动机;只为个人名利的是低级动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远景间接性动机是与社会意义相连的,在较长的时间内起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3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教育的总体特征。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B项正确。 A项: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无阶级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更加鲜明的等级性,并没有普及。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4 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的教育。雅典教育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在西方社会,雅典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B项正确。 A项:斯巴达教育注重军事体育、政治道德。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掷铁饼。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中世纪,天主教会对西欧诸多封建诸侯国家的政治与文化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他们创立了各级教会学校,为教会培养所需的人才,主要包括僧院学校、大教堂学校、教区学校。教育内容“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骑士教育是中世纪时期世俗封建主为了培养他们本阶级需要的英勇善战的武士,在自己的家庭中实施的一种封建礼教与武士教育相结合的特殊的家庭教育方式。骑士学校的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5 本题考查的是加涅根据学习水平的分类。根据学习水平由低到高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辨别学习就是能够区分或分辨事物。题干中学生对相似的单词做出正确反应,说明学生可以区分单词。D项正确。 A项:信号学习是对某种信号做出某种反应。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系列学习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言语联想学习的实质是连锁学习,只不过它是语言单位的联结。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6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B项正确。 A项: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7 本题考查教师自编测验的类型。在教师自编测验中,主观题则要求学生自己组织材料,并采用合适的方式表达陈述出来。这类题型包括论文题及问题解决题。论文题是指要求学生用文字论述方式阐述相关观点的题目,回答字数可以从几段到几大页不等。一般较常使用的有两种类型,即有限制的问答题和开放式论文。问题解决题是向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和目标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通常有两种形式:间接测验和直接测验。间接测验采用纸笔测验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或能力。学生在完成时,通常必须写出若干步骤或过程,以展现他的思路。评分时,按照步骤计分。直接测验考查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时又叫做操作评价。操作评价对于考查高级思维技能十分有效,但往往费时费钱,而且主观性较大,并且效度也经常受到质疑。B项正确。 A、C、D三项:属于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8 本题考查的是形成性评价。随堂学绩测验简称随堂测验,又称随机测验,是教师检查学习效果的常用方法。从反应方式看,有操作测验和书面测验;从编制方法看,有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等。但最常用的是书面性的教师自编测验。随堂测验主要指教师自编的课堂测验,侧重于检查学生对刚学过的知识或近期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题量小、难度低,多属单项练习性质。课程测验侧重于检查学生对之前学过的一段时间的知识或近一学期、一学年、一学段知识的掌握情况,题量大、难度较高,包括单项练习等各种各样的题型。D项不属于题干所说的“随堂测验”,故当选。D项正确。 A、B、C项:都属于侧重于检查学生对刚学过的知识或近期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题量小、难度低,多属单项练习性质的测验。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参考文献:李宝峰主编. 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 2008新编[M]. 2008,117。 19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劳动特点。教师劳动和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的正是教师劳动的示范性。B项正确。 A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教育机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指教师的劳动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0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D项正确。 A项: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巩固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其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对知识、技能的运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1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内容包括研究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法,而不包含复习。A项的复习不属于备课的内容,与题干相符,故当选。A项正确。 B、C、D项:属于备课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22 本题考查个体实践活动体系的层次。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的实践活动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每一层次的活动对个体身心发展都具有特殊和整体性的影响。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它是人这一有机体与环境中的物质发生交换的过程,为维持人的生命服务,与人的身体发展直接相关,也是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D项正确。 A项:属于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心理活动属于个体实践活动体系的的第二层次活动。心理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它是人对外部世界能动的、带有个体性的反映,也包括人对自己的意识、态度与倾向。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社会活动属于个体实践活动体系的的第三层次活动。对个体来说,具有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创造需要的意义,是人与环境之间最富有能动性的交换活动,是一种能量的交换。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参考文献: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教育学考试大纲[M]. 2002,4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