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7小题,每题1.03分,共100分 1 根据国内外有关经验,建立在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最为适宜的结构形式是( )。 A、任务 B、主题 C、单元 D、网络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原则的是( )。 A、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B、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C、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D、坚持典范性和示范性相结合的原则 3 幼儿看到桌子上有一个苹果,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幼儿知觉活动的是( )。 A、“真香” B、“这是什么” C、“这有个苹果” D、“我要吃” 4 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5 德育目标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及教育者的德育业绩具有( )。 A、认识功能 B、扩展功能 C、巩固功能 D、评价功能 6 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 )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民主型 B、放任自流型 C、仁慈专断型 D、强硬专断型 7 我国第一个体现女子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8 以下哪一项不是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 A、攻击性行为 B、亲社会行为 C、性别角色的获得 D、观察能力 9 小林的妈妈给刘老师送来贵重礼品,请刘老师给小林调一个好座位,刘老师收到礼品后给小林调换了座位。刘老师的做法( )。 A、体现礼尚往来的良好品德 B、说明利用职位谋取私利 C、表现出刘老师善解人意 D、说明刘老师关爱学生 10 班主任的工作是从( )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 11 发展性课程评价模式强调评价要注重( )。 A、以学论教 B、以教论学 C、教师的教 D、学生的学 12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简单的学习来说,最佳的动机水平是( )。 A、中等偏低的强度 B、中等强度 C、中等偏高的强度 D、越高越好 13 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 )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A、教育行政部门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公安机关 14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条德育原则体现了( )。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5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 A、经济现代化 B、科技现代化 C、教育现代化 D、人的现代化 16 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时,在基本价值取向方面,长期存在的对立是( )的对立。 A、神本位与人本位 B、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 C、社会本位与自然本位 D、个人本位与自然本位 17 在教育工作中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要照顾学生的( )。 A、个性差异 B、年龄特征 C、能力差异 D、创造能力 18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的实地测算、生物的植物培养和动物饲养。属于哪一种教学方法?( )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 19 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20 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 )。 A、课程性质 B、基本素养 C、教学原则 D、评价建议 21 教育法规的调整对象是( )。 A、教育活动 B、教育行为 C、教育关系 D、教育法律责任 22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23 《学记》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强调( )。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C、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D、教师与家长相结合 24 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 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B、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 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25 决定教育性质的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意识形态 D、民族文化传统 26 一种学习中所习得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特殊成分迁移 D、非特殊成分迁移 27 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这是( )。 A、原型操作 B、原型启发 C、原型内化 D、原型定向 28 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29 青年教师小王每次课后都认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把成败之处记录下来,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这体现了小王老师注重( )。 A、教学反馈 B、教学反思 C、教学创新 D、情境创设 30 ( )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小学教育 B、学前教育 C、初中教育 D、义务教育 31 某教师在运行《磁铁》教学时,使用磁铁、回形针和硬币进行磁铁性质的演示,该教师遵循了( )。 A、启发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32 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将其中的道理运用到德育工作中,要求我们坚持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33 教学任务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 )。 A、基本能力 B、基本技能 C、基本技巧 D、基本智能 34 ( )是产生职业道德信念和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前提条件,是职业道德知识和情感转化为职业道德信念和行为的中介环节。 A、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B、教师职业道德理想 C、教师职业道德知识 D、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35 下列( )属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A、多次偷窃 B、旷课、夜不归宿 C、吸食、注射毒品 D、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36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映的是( )。 A、近因效应 B、刻板印象 C、晕轮效应 D、投射效应 37 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教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学论 D、教育哲学 38 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39 教师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所期望的角色规范的认知和体验,称为( )。 A、教师角色 B、教师职责 C、角色扮演 D、角色意识 40 《教师法》指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但不同资格的取得须有一定的学历要求,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想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必须拥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 B、若想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具备师范院校大专毕业的学历不可以报考 C、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D、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不可以 41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42 下列德育方法中,体现了“无言之教”的是( )。 A、说服教育法 B、自我修养法 C、学校心理咨询法 D、陶冶教育法 43 学生如果在课堂活动中表现良好,就可获得一颗星星;如果出现不良行为,就扣掉一颗星星,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结算一次;如果星星数量达到了事先约定的标准,就可以换取学生喜爱的东西或准许其参加喜欢的活动。这体现了课堂管理的( )。 A、放任模式 B、教导模式 C、矫正模式 D、权威模式 44 将学习过的知识分门别类,并列出提纲,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45 规定学校的教育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结构的是( )。 A、学科设置 B、课程目标 C、课程计划 D、课时教案 46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等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杜威 47 学习动机有高尚和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 )。 A、作用 B、社会意义 C、动力来源 D、个人的前途 48 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性课、隐性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49 青少年期一般指( )岁。 A、6~12 B、11~18 C、6~18 D、10~20 50 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是( )。 A、学术研究权 B、管理学生权 C、教育教学权 D、获取报酬权 51 所有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学习,可以由小学升入中学、大学。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这反映的是( )的特点。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混合学制 D、分支型学制 52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思想反映了( )。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B、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C、知识与思想品德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53 任务难度是归因理论要素中的( )。 A、不可控、稳定 B、不可控、不稳定 C、可控、稳定 D、可控、不稳定 54 “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的( )。 A、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B、复杂性原则 C、向导性原则 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55 ( )理论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它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 A、建构主义 B、认知主义 C、行为主义 D、人本主义 56 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57 ( )是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综合及进行安排。 A、教材 B、教学计划 C、课程 D、课程标准 58 人的发展需要经过乳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等时期,这表明人身心发展具有( )。 A、稳定性 B、可变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59 “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是( )。 A、教会学生知识 B、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C、有目的的培养人 D、教会学生交往 60 ( )是影响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 A、遗传素质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主观能动性 61 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教学手段 B、教学方法 C、课程 D、管理体制 62 ( )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63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说教师应该( )。 A、为人师表 B、爱岗敬业 C、遵纪守法 D、教书育人 64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65 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学习 66 某学校的墙壁上贴着“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充分体现了下列德育方法中的( )。 A、陶冶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品德评价法 D、实际锻炼法 67 (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A、意向 B、态度 C、品德 D、个性 68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 )。 A、校本课程 B、教材 C、地方课程 D、实践课程 69 为了( ),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了《教师法》。 A、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B、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C、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D、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70 技能是按照规则、程序、基于练习而完成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动作的能力,下列与技能的三种类型不符的是( )。 A、身体协调能力 B、智慧能力 C、元认知技能 D、自主能力 71 教育文献( )最早概括提出了“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规律。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72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B、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73 侧重于检查学生对刚学过的知识或近期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题量小、难度低,多属单项练习性质的测验不是下列哪一种测验( )。 A、随堂测验 B、随机测验 C、随堂学绩测验 D、课程测验 74 课程、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属于教育基本要素的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中介 D、教育媒体 75 根据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 )。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C、意识到的动机和没有意识到的动机 D、广泛性动机和狭隘性动机 76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77 在学习“gas——煤气”这一单词时,学生加入了中介词,成了“gas——该死——煤气”。该学生使用的策略( )。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计划监控策略 78 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工具性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79 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对于难易适中的任务来说,学习动力水平为中等时,学习效果( )。 A、最差 B、不明显 C、中等 D、最好 80 在以下表述中,能够体现出依据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是( )。 A、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能使学生感到压抑 B、教师要到学生实在无法想明白的时候再启发他 C、只读书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D、教师不传授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知识 81 四五岁~八九岁儿童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属于( )。 A、社会法治趋向阶段 B、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C、他律道德判断阶段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82 某小学生在课堂上吵闹不休,班主任一怒之下用胶带贴住该生嘴巴。该班主任的做法( )。 A、正确,班主任有维护班级秩序的职责 B、正确,班主任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违反了不得体罚学生的规定 D、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言论自由权 83 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A、公正评价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 84 我国的学校形成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清朝末年 85 《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不仅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也适用于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种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体现了( )。 A、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 B、坚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 C、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D、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86 某中学设计开发了百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游戏项目,作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从课程类型的角度看,“民族体育”课属于(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隐性课程 87 学者们一般认为,( )既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如美国的科学、数学和外语,英国的科学、数学和英语,中国的语文、数学和外语;也指对学生有直接意义的学习内容。 A、综合课程 B、核心课程 C、国家课程 D、显性课程 88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 A、制定教育目的者的哲学理念 B、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 C、制定教育目的者的理想人格 D、制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89 教育的阶级性开始出现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近代社会 90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 )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 91 错觉是一种( )。 A、感觉 B、知觉 C、注意 D、视觉 92 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表象形成 93 我国教师的身份特征是( )。 A、公务人员 B、专业人员 C、非专业人员 D、自由职业人员 94 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 )。 A、不怕见生人了 B、视力下降 C、装修房屋 D、每天跑步 95 学校教育是( )的最重要的途径。 A、社会生产 B、科学研究 C、科学知识再生产 D、技术研发 96 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行为准则是( )。 A、校园物质文化 B、校园精神文化 C、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 D、校园文化 97 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 A、集成功能 B、传递功能 C、选择功能 D、创新功能
1、C2、D3、C4、A5、D6、B7、C8、D9、B10、C11、A12、C13、D14、D15、D16、B17、A18、D19、A20、B21、C22、D23、A24、A25、B26、D27、A28、D29、B30、B31、C32、B33、B34、A35、B36、D37、A38、B39、D40、C41、C42、D43、C44、C45、C46、D47、B48、D49、B50、C51、B52、C53、A54、A55、A56、A57、C58、D59、C60、B61、C62、B63、A64、D65、C66、A67、C68、B69、C70、D71、A72、B73、D74、C75、D76、B77、A78、A79、D80、D81、C82、C83、B84、B85、C86、C87、B88、D89、B90、D91、B92、A93、B94、A95、C96、D97、C 1 建立在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每一个单元必须包括三个部分:主题、任务、评价标准。C项正确。 A、B、D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 本题考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的原则,原则包括:(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2)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3)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的原则。D项的“坚持典范性和示范性相结合的原则”,不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原则,故D项当选。 A、B、C三项:均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3 本题考查认知发展。“这有个苹果”说明幼儿观察到桌子上有苹果,从而产生对苹果这个事物的整体反应,属于一种知觉活动。C项正确。 A项:“真香”体现的是感觉,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这是什么”体现的是思维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我要吃”体现的是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 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认为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是为了避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的。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 受教育者的发展程度、德育工作的好坏,是以德育目标为依据进行评价的,因此德盲目标具有评价功能。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6 李皮特和怀特对教师领导方式进行研究分类,分成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其中放任自由型教师一切活动全由学生自己处理,与学生几乎没什么交流与影响,使班级学生在活动中困扰不断,常常发生不愉快行为。学生的学习和道德都差,缺乏合作,推卸责任,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B项正确。 A项:民主型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在此类师生关系中,教师能力强、威信高,善于与学生交流,不断调控教学进程和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广泛,能独立思考,和教师配合默契。民主型师生关系来源于教师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以及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强大的人格力量,是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仁慈专断型教师不认为自己是专断独行的人,关心学生、也表扬学生。专断的症结在于他的自信,以我为班级一切工作的标准。这种教师虽受部分学生爱戴,但会使学生所有的活动依教师指示,不会主动学习与创造,屈从,缺乏个人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强硬专断型教师班级一切活动由教师一人计划、安排、决定、指挥,要求严格苛刻,很少给予表扬,教师严密监视学生的行动,要求学生无条件接受一切命令,认为没有监督,学生不可能自觉学习。导致班级学生屈服、易怒、不愿合作、推卸责任。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7 本题考查学制的特点。壬子癸丑学制是1912年由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为学校。C项正确。 A项:壬寅学制是中国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只颁布而没有实施,该学制中女子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该学制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壬戌学制是1922年由北洋政府颁布的学制,第一次明确以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教育阶段的依据,但该学制并非为第一个体现女子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的学制。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8 本题考查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有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D项不是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与题干相符,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9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做到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题干中刘老师收到礼品后给小林调换了座位,是在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违背了为人师表的相关要求,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0 本题考查班主任的常规工作。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以及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其中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班主任工作的开始。C项正确。 A、D项:均非班主任工作的开始。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育个别学生属于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包括对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1 本题考查发展性课程评价。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评价的关注点从教师行为的表现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方面,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A项正确。 B、C、D项:均不符合题意,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2 本题考查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心理学耶克斯——多德森的研究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也就是说,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此时的学习效率最高;一旦超过了顶峰状态,动机程度过强时就会对活动的结果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当然,如果动机水平过低,也不会有高效率的活动的。因此,在简单的任务中,行为效果随着动机的提高而上升。C项正确。 A、B、D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3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正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正本)》第六章第六十九条规定,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特殊说明: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正本)》的规定。关于“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本)》已无相关表述。 14 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因为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也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合力,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题干中“寓德育于教学中、活动中、教师榜样中、自我教育中、管理中”体现了德育是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D项正确。 A项: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德育过程要要注意全面性喊人多端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长期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个体品德发展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会经历一个迂回曲折,甚至暂时倒退的过程,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并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具有一系列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转化与发展推动了德育过程的进展,推动了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发展。因此,既要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也要协调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5 本题考查20世纪以后教育发展的特点。认识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现代化的建设者。作为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国家现代化的目标,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D项正确。 A、B、C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6 本题考查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个人本位论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时,在基本价值取向方面,长期存在的对立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对立。B项正确。 A、C、D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7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一方面,个别差异性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另一方面,个别差异性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启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故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8 本题考查教学方法。实习作业法,又称实习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题干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培养和动物的饲养属于实习作业法。D项正确。 A项: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参观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9 本题考查从众行为。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即以他人行为为行为参照;二是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0 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B项正确。 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1 本题考查教学方法。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法律关系。教育法规可以调整和规范教育关系,即教育法规的调整对象是教育关系。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2 本题考查德育方法。锻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属于锻炼法。D项正确。 A项:说服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榜样法是指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陶冶法是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3 本题考查《学记》的相关内容。“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意思是学习要按照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后休息时也得有课外练习。这句话强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4 本题考查儿童道德发展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判断行为对错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的。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5 本题考查教育与社会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B项正确。 A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还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社会意识形态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民族文化传统影响教育的内容与水平,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6 本题考查迁移理论。根据迁移的内容,迁移可以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一般迁移又叫“非特殊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习得的一般原理迁移到具体学习情境。D项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