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0小题,每小题1.08分,共100分。 1 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2 下列对教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 D、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3 小海家长给刘老师送贵礼,托其给小海换座位,刘老师收礼并换了座,其做法( )。 A、体现礼尚往来的良好品德 B、体现关心学生 C、利用职权谋私 D、严慈相济 4 教育和教学的关系( )。 A、部分与整体 B、后者包括前者 C、整体与部分 D、前者不包括后者 5 新课程评价主要倡导的评价方式是( )。 A、发展性评价 B、综合性评价 C、多元性评价 D、过程性评价 6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这是贯彻德育( )原则的基本要求之一。 A、连贯性 B、疏导性 C、一致性 D、导向性 7 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B、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 C、教育目的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 D、教育目的具有时代性 8 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 )。 A、杜威 B、泰勒 C、布卢姆 D、布鲁纳 9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10 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 A、布鲁纳 B、苛勒 C、奥苏伯尔 D、加涅 11 明代在城乡广泛设立了一种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机构,它在招生择师、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这种教育机构是( )。 A、书馆 B、精舍 C、社学 D、私塾 12 个人品德的核心成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3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 )。 A、唯一组织形式 B、重要组织形式 C、基本组织形式 D、辅助形式 14 从形式上说,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组成的( )活动。 A、认识 B、复合 C、平行 D、双重 15 在教育工作中,“不陵节而施”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16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体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 )。 A、爱生尊师 B、教学相长 C、心理平等 D、民主平等 17 教师不得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得侮辱学生是依据学生的( )。 A、隐私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生命权 18 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19 王老师在讲“果实”这个概念时,列举了苹果、花生等可食果实的例子,也列举了棉籽、橡树籽等不可食果实的例子。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 A、变式 B、范式 C、原型 D、演绎 20 首次提出“人力资本论”的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舒尔茨 D、洛克 21 为避免暂时的信息提取失败,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这种做法依据的是( )。 A、线索—依存说 B、干扰说 C、动机说 D、同化说 22 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23 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对于难易适中的任务来说,学习动力水平为中等时,学习效果( )。 A、最差 B、不明显 C、中等 D、最好 24 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是( )。 A、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C、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D、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5 心理学家提出,4-5岁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期,加强4-5岁儿童的书面语言训练,主要遵循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26 教师要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概述中的( )。 A、教师良心 B、教师荣誉 C、教师义务 D、教师公正 27 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标准,依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价某一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评论方法称为( )。 A、标准参照评定 B、诊断性评定 C、常模参照评定 D、配置性评定 28 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2岁 D、12岁以后 29 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主要是( )。 A、随机应变提出的问题 B、为调整课堂教学节奏提出的问题 C、为维护课堂教学秩序提出的问题 D、备课时设计的问题 30 教育法律规范的评价作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普遍的有效性,二是( )。 A、突出的客观性 B、突出的适用性 C、强烈的说教性 D、较强的现实性 31 ( )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它的应用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 A、示范 B、讲解 C、练习 D、反馈 32 ( )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 B、初高中 C、大学 D、成年 33 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 )的现实需要。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以人为本 D、均衡发展 34 下列选项中,与当事人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教育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是( )。 A、教育法律关系客体 B、教育法律事件 C、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D、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35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内容改革 B、课程改革 C、方法改革 D、途径改革 36 尊重家长是教师( )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A、思想 B、教育教学 C、人际 D、仪表 37 个体在社会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得以实现,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 )。 A、重要因素 B、一般因素 C、决定性因素 D、从属因素 38 学生努力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级中的排名,此成就动机属于( )。 A、自我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39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日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这体现的是( )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A、教育 B、遗传 C、环境 D、活动 40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拒绝或者妨碍学校卫生监督员依照本条例实施卫生监督,情节严重的,可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处以( )以下的罚款。 A、100元 B、200元 C、300元 D、400元 41 狗最初对圆形和椭圆会做出同样的反应,经训练后仅对圆形做出反应,这是条件反射的(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42 ( )在学生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A、家庭 B、学校教育 C、社会因素 D、同伴群体 4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实验中,提出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的( )。 A、—般发展 B、特殊发展 C、全面发展 D、个性发展 44 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欲发言时先举手,这是( )。 A、课堂提问的一个环节,不可缺少 B、课堂常规管理行为,有助于稳定课堂秩序 C、与教师个人好恶有关的行为,不宜统一要求 D、激励学生的行为,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45 小刚为某校八年级的学生,今年14岁,很调皮,不爱学习,让班主任伤透了脑筋。班主任就“要不要小刚继续在校读书”问题在全班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给小带刚来很大的精神压力,他再也不肯到学校读书了。班主任的做法( )。 A、正确,有助于班集体的和谐健康发展 B、不正确,侵犯了小刚的合法权利 C、正确,符合全班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需求 D、不正确,给学生家长造成了负担 46 关于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按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 )。 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47 “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说明教育是( )。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48 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提出来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不平衡性 49 ( )的教学程序一般要经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阶段。 A、尝试教学模式 B、情境教学模式 C、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D、六因素单元教学模式 5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师真正践行“爱岗敬业”要遵循的基本要求( )。 A、忠于职守,尽心尽力 B、献身教育 C、甘为人梯 D、坚守高尚 51 教师的哪一种领导方式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 ) A、专断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综合型 52 以恐惧、担心为主要特征是以下哪种应激状态常见的心理反应( )。 A、焦虑 B、认识功能障碍 C、自我估价降低 D、消极情绪 53 学校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场所及校园环境卫生等均属于学校的( )。 A、制度文化 B、组织文化 C、物质文化 D、观念文化 54 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形式是( )。 A、图式 B、直观动作 C、具体形式 D、命题 55 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了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56 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方式不包括( )。 A、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B、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余地,尊重学生的选择 C、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D、教育中调整学生的态度 57 19世纪初,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导生制”出现在(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瑞士 58 新课改强调学习评价要淡化甄别,重视( )。 A、选拔 B、评优 C、发展 D、检查 59 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学习方案是( )。 A、学习策略 B、学习目标 C、学习过程 D、学习内容 60 《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61 为盲、聋哑和弱智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的部门是( )。 A、党中央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62 从本质上讲,教学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主体活动 D、文化活动 63 王老师观察到,在若干次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环节中,孙丽同学自己总是拿不定主意,要靠同伴拿主意。这说明孙丽的学习风格属于( )。 A、场独立型 B、冲动型 C、沉思型 D、场依存型 64 体现“可”、“可以”等要求的教育法律规范是( )。 A、义务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强制性规范 65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 )。 A、阶段性要求 B、一般特征 C、根本特点 D、理想要求 66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中,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是( )。 A、有利于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B、有利于统一教学进度和要求 C、有利于系统传授知识 D、有利于因材施教 67 下列选项中,( )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D、初中阶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68 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的( )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69 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 )。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70 ( )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 A、家长 B、学生处 C、品德课老师 D、班主任 71 流体智力理论是由( )提出的。 A、卡特尔 B、瑟斯顿 C、加德纳 D、吉尔福特 72 教育学上把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为( )。 A、非正式教育 B、前制度化教育 C、制度化教育 D、后制度化教育 73 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 )。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严格责任原则 D、公平责任原则 74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是教育学家( )的观点。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陶行知 75 “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 )。 A、网络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大众教育 76 ( )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77 新课改倡导的课程评价理念是( )。 A、选拔性评价 B、甄别性评价 C、发展性评价 D、定量化评价 78 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 A、开设哪些科目 B、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科教学的时数 D、各学科的教学方法 79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 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品德 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 80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81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实际上是( )。 A、无关系的 B、—致的 C、不一致的 D、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82 根据托尔曼的学习理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学习是有目的的 B、学习是形成认知地图 C、个体学习受到成长需要的支配 D、个体行为受到行为结果预期的支配 83 正确看待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对“教育无用论”和( )应予以批判。 A、“教育先行论” B、“教育万能论” C、“教育优先发展论”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4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A、物质前提 B、重要条件 C、主导因素 D、无关因素 8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连续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主体性 86 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是( )。 A、勇于创新 B、勇于实践 C、严谨治学 D、更新观念 87 学校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一般是依据( )进行赔偿。 A、主观故意 B、参与程度 C、伤害程度的大小 D、有无过错 88 跑步比赛时,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马上起跑。这种现象是( )。 A、同化 B、条件反射 C、顺应 D、无条件反射 89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 ),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戌学制” D、“晚清学制” 90 范例教学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赞可夫和布鲁纳 D、克拉夫基和瓦根舍因 91 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 )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92 ( )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基础、最繁琐的部分。 A、常规事务性 B、指导性 C、决策性 D、协调性 93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正确的是( )。 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推广者 C、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 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独立的老师
1、C2、D3、C4、C5、A6、D7、C8、C9、B10、B11、C12、A13、C14、B15、A16、B17、C18、D19、A20、C21、A22、B23、D24、B25、B26、C27、C28、B29、D30、A31、C32、B33、B34、B35、B36、C37、C38、C39、B40、B41、D42、B43、A44、B45、B46、B47、C48、D49、B50、D51、B52、A53、C54、D55、B56、D57、B58、C59、A60、B61、B62、A63、D64、C65、C66、D67、B68、B69、B70、D71、A72、C73、A74、C75、B76、B77、C78、A79、C80、B81、D82、C83、B84、A85、C86、C87、D88、B89、B90、D91、C92、A93、A 1 本题考查的是《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因此,C项正确。 A、B、D项:属于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定义、属性和功能。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不是教育。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干要求,当选。D项正确。 A、B、C项:描述均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3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廉洁从教的要求:公正执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廉洁自律,自觉抑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题干中老师的做法明显违背了廉洁从教,利用职位谋取私利。C项正确。 A、B、D项:态度表达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C项正确。 A、B、D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 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改革的评价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课程评价要从终结性评价转变为与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A项正确。 B、C、D项:属于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6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贯彻德育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D项正确。 A、C两项:连贯性与一致性相统一原则的贯彻要求是:(1)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2)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3)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态。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疏导性的贯彻要求是:(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7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教育目的的确立直接受制于统治阶级的意志,但是从根本上说也必须反映客观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故不能说教育目的由统治阶的意志决定。C项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C项正确。 A、B、D项:描述均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8 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目标的理论研究。布卢姆的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布鲁姆的教学目标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我国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所倡导的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C项正确。 A项:杜威否定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泰勒提出了目标模式。目标模式提出并发展了一种至今最具权威的、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理论,为课程设计的探究奠定了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布鲁纳认为:①教育应重视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②注重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③尽早教授学科的基础知识;④倡导发现法和发现学习;⑤教师是结构教学的主要辅助者。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9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的是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这说明了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B项正确。 A项: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主要指人的感觉知觉的灵敏度、注意的持久性、记忆的强度、思维的敏捷性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社会活动是某个人参加的有关社会上各行各业或者某一社会性质问题调查或走访的活动,具有以社会为媒介的性质,是基于"社会"这一事物而产生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0 本题考查的是科勒的完形-顿悟说。科勒提出了完形—顿悟说,他认为,学习是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B项正确。 A项:布鲁纳提出了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奥苏伯尔提出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他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加涅是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他认为学习是学生内部加工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1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只有社学和私塾针对儿童,社学是国家建立,私塾属于私立。C项正确。 A、B项:书馆、精舍是针对成年学生进行的教育,而非针对儿童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私塾针对儿童教育,但是私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2 本题考查的道德过程的核心成分。一般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成。其中,个人品德的核心成分是道德认识。A项正确。 B项: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3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教学与教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进行学科课程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C项正确。 A项:唯一的说法太过绝对,除课堂教学外还有个别辅导、现场教学等形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课堂教学是进行学科课程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4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的内涵。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复合活动。通过这个交往过程和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人格获得一定发展。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参考文献:陈晓端,张立昌主编;刘鹏,常亚慧副主编.课程与教学通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02. 15 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的发展,应按照发展的顺序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等都有违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A项正确。 B项:个别差异性决定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互补性决定教育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要针对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教育,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6 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是指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这句话体现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学相长。教学相长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二是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三是学生可以超越教师。B项正确。 A项:尊师爱生是指尊师与爱生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换取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与信赖,学生对教师的这种尊敬与信赖又可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和学习条件。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心理平等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平等合作。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民主平等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另一方面是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7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权利。人格尊严权是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学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C项正确。 A项:隐私权是指学生有权要求他人尊重自己个人的、不愿或不方便让他人获知或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学校和教师有义务保护学生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他人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不为他人所知的权利。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人身自由权是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和行动的自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如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生命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生命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生命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8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夸美纽斯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他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D项正确。 A项: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性教学原则:“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核心)。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凯洛夫的《教育学》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9 本题考查的是变式的概念。变式是故意改变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其本质特征。题干中王老师列举了可食用的和不可食用的,这是在改变果实的非本质特征,就是为了说明不管能不能食用,由种子发育而成的器官就属于果实,以避免学生把“可食性”作为果实的本质特征。A项正确。 B项:范式是某一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原型是能让人获得启发的事物。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演绎是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由一般原理推演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0 本题考查的是人力资本理论。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这是世界上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主张。C项正确。 A项: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性教学原则:“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杜威提出了:①三中心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核心)。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洛克提出“白板说”:人出生时就是一张白纸,涂抹什么颜色就可以变成什么样子。他倡导“绅士教育”,家庭教育优于学校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1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遗忘原因的理论。线索—依存说,也叫提取失败说,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遗忘是因为缺乏相关线索,有了线索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有利于信息的提取。A项正确。 B项:干扰说认为人的记忆会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前面内容对后面内容的干扰叫前摄抑制;后面内容对前面内容的干扰叫倒摄抑制。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动机说的代表人是弗洛伊德,他认为遗忘是由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同化说代表人是奥苏贝尔,遗忘实际上是用高级概念代替低级概念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2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癸卯学制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B项正确。 A项:壬寅学制是中国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只颁布而没有实施。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壬戌学制是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