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7小题,每题1分,共77分。 1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 A、焦虑 B、紧张 C、情绪低落 D、注意障碍 2 关于家庭因素与家庭教育的关系的论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程度高的家长更能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B、家庭经济是家庭教育的必要因素 C、专断、权威的家庭气氛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D、家长期望越高越能对孩子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3 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相互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指的是操作模仿阶段( )的特点。 A、动作品质 B、动作结构 C、动作控制 D、动作效能 4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 )的典型代表。 A、外铄论 B、内发论 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5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 6 使用危险教育设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法律责任( )。 A、对直接责任人处无期徒刑 B、对直接责任人,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C、对直接责任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D、对直接责任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7 ( )是教育机智形成的保障。 A、决策 B、理解 C、实施 D、观察 8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 )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A、教师、学生、课堂情境 B、班风、纪律、学生 C、教师、教学设备、学生 D、教师、学生、纪律 9 脑内部成熟的标志是( )。 A、髓鞘化 B、条件反射 C、皮层抑制 D、兴奋 10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时,要( )。 A、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B、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C、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D、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11 ( )被看成是“文雅教育”的发源地。 A、印度 B、埃及 C、雅典 D、斯巴达 12 幼儿典型的思维方式是( )。 A、直观动作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观感知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 13 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的是( )。 A、奥苏贝尔 B、桑代克 C、布鲁纳 D、斯金纳 14 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15 上课是教学诸环节中的( )环节。 A、中心 B、重要 C、一般 D、前提 16 以下选项中哪一个属于程序性知识?( ) A、关于企鹅的定义 B、某个明星的个人资料 C、名人的自传 D、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17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8 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属于(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9 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学生具有( )。 A、创新精神 B、艰苦奋斗的精神 C、团结协作精神 D、革命传统精神 20 桑代克后期把练习律看成效果律附律的原因是( )。 A、练习只能为奖励提供机会 B、光有练习而无满意的效果不能导致学习的进步 C、过多练习产生疲劳 D、缺乏正确指导的练习易形成错误习惯 21 发现学习的首倡者为美国当代认知派心理学家( )。 A、斯金纳 B、桑代克 C、普莱西 D、布鲁纳 22 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3 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 A、成熟 B、环境 C、遗传素质 D、教育 24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 )。 A、教学形式 B、教育管理体制 C、教学策略 D、教育原则 25 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的是(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26 依据技能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技能的种类有( )。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C、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D、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27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主动性 28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29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的数量,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30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水平 C、科学技术 D、文化传统 31 素质教育是以( )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2 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 )。 A、工作关系 B、心理关系 C、道德关系 D、个人关系 33 ( )常常是指的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面对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A、功能固着 B、态度定势 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D、迁移 34 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5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问题属于( )的问题。 A、有结构 B、无结构 C、一般性 D、认知性 36 教育心理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时期大致在( )。 A、19世纪末20实际初 B、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37 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和( )。 A、教育材料 B、教育内容 C、教育环境 D、教育信息 38 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39 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是在( )。 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40 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 )。 A、现实性 B、潜在性 C、可塑性 D、普遍性 41 教师职业开始出现于( )。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42 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是(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C、以分科课程为主 D、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相结合 43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属于( )。 A、道德素质教育 B、思想素质教育 C、政治素质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 44 驾驶执照考试、体育达标测验都属于( )。 A、诊断性测验 B、安置性测验 C、常模参照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45 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46 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练习法 D、发现法 47 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8 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特点。 A、示范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49 古希腊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的思想家是( )。 A、苏格拉底 B、西塞罗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50 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A、《普通教育学》 B、《给教师的建议》 C、《大教学论》 D、《爱弥儿》 5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学校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52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 A、监控与管理 B、准则与控制 C、限制性影响 D、限制与规范 53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 A、130 B、140 C、150 D、160 54 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华生 B、加涅 C、科尔伯格 D、皮亚杰 55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56 教育的经济功能受( )的制约。 A、社会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水平 C、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 D、文化传统 57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故事,解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题等表现的都是学生动机中的( )。 A、内部学习动机 B、外部学习动机 C、认知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58 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的方式是(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一般技能 D、特殊技能 59 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60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是( )。 A、课程目标 B、课程计划 C、课程实施 D、课程评价 61 “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是指学习中的( )。 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记忆现象 D、创造性 62 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 )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63 竞争有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 )。 A、积极价值 B、创造性功能 C、真正目的 D、内在价值和创造性 64 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 )趋势。 A、负相关 B、正相关 C、没有关系 D、若有若无 65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人的( )。 A、社会性 B、自然性 C、共同性 D、差异性 66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 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67 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 )的具体实践。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文化本位价值取向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8 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称为态度的( )。 A、认知成分 B、评价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为成分 69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过程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70 在教育学领域,堪称论述教师集体主义的“第一人”的是( )。 A、马卡连柯 B、苏霍姆林斯基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71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育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72 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华生 B、杜威 C、加涅 D、布卢姆 73 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 A、模象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实物直观 74 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 )。 A、1996年3月 B、1996年5月 C、1987年5月 D、1989年6月 75 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 A、提出教学目的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进程 D、规划板书内容 76 规章制度属于学校文化中的( )。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C、教师亚文化 D、学生亚文化 77 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1、C2、D3、B4、A5、C6、C7、B8、A9、A10、A11、C12、D13、A14、C15、A16、D17、C18、B19、A20、B21、D22、A23、C24、B25、C26、C27、C28、B29、C30、A31、B32、A33、C34、D35、B36、B37、B38、D39、A40、C41、B42、A43、C44、D45、A46、A47、D48、A49、D50、C51、A52、B53、A54、C55、B56、B57、A58、B59、D60、C61、B62、C63、D64、B65、A66、C67、D68、D69、B70、B71、B72、D73、D74、A75、C76、B77、B 1 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 本题考查家庭因素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所进行的预测或设想。每一个家长都对孩子抱有期望。家长的期望凝聚着对孩子的爱,适当的期望会激励孩子发奋学习,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反之,不适当的期望则是孩子不必要心理压力的根源,他们会厌学,与父母发生冲突,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D项说法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D项正确。 A、B、C三项:表述均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3 本题考查操作技能的能形成阶段。在操作模仿阶段,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个体在定向阶段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而在模仿阶段则尝试做出某种动作。此阶段的动作特点包括:①动作品质:动作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②动作结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③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④动作效能:比标准速度要慢。题干中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相互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指的是操作模仿阶段动作结构的特点。B项正确。 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的刺激与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洛克提出的“白板说”,认为人出生时就是一张白纸,涂抹什么颜色就会变成什么样子,即强调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符合外铄论的观点。A项正确。 B项: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遗传决定论也称内发论。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 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指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6 本题考查《教育法》的条款。《教育法》第七十三条:“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使用危险教育设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法律责任:由人民法院对明知园舍或者保育教育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7 本题考查教育机智的形成。教师的教育机智生成的关键在于教育学理解。教育学理解是一种敏感的聆听和观察,它是对儿童在具体情境中生存或成长状况的关注,是对儿童的信任和同情心,包括非判断性理解、发展性理解、分析性理解、教育性理解、形成性理解等。它是教师基于对教育活动的价值澄清、对活动主体的尊重与关怀、对情景的意义识别以及对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的实现而达到的内在的教育认识水平和教育思维方式。同时,一个人只能在理解其环境的同时理解自己,理解其对象的同时理解自己的倾向。因此,教师只有形成真正的教育学理解,才能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境界,产生教育的“智慧”火花。B项正确。 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参考文献:孔德英,张大俭主编. 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理论[M]. 2015,146. 8 本题考查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环境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9 本题考查大脑的发展。儿童大脑重量的增加并不是脑神经细胞的增殖,而主要是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的伸长。新生儿大脑皮质表面较光滑,沟回很浅,构造十分简单,以后神经细胞突轴数量和长度增加,细胞体积增大,神经纤维向不同方向延伸,伸人皮质各层。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脑内部成熟的标志。新生儿脑的低级部位(脊髓、脑干)已开始髓鞘化,接着是与感觉运动有关的部分髓鞘化,最后是与智力活动直接有关的额叶、顶叶区髓鞘化,从而为复杂行为的学习奠定基础。A项正确。 B、C、D项:属于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0 本题考查贯彻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要求。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是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贯彻此原则的要求包括: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A项正确。 B项: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是巩固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是量力性原则的贯彻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1 本题考查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文雅教育亦称“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创始人为亚里士多德。以一般文化修养的课程为主要内容来促进人的智慧、道德和身体等多方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要实现文雅教育,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闲暇时间和自由学科。而雅典被看成是“文雅教育”的发源地。C项正确。 A、B、D三项:属于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2 本题考查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典型的思维范式。幼儿典型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即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解决问题的思维。D项正确。 A项:直观动作思维属于婴儿典型的思维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童年期及更高年龄的典型思维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小学低年级学生直观感知思维占主导。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3 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分类。奥苏贝尔认为成就动机属于社会动机的一种,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4 本题考查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为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C项正确。 A、B、D三项:属于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5 本题考查教学工作基本环节。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其中,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6 本题考查知识的类型。根据知识的功能可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①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无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具有动态的性质。②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具有静态的性质。D项中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属于程序性知识。D项正确。 A、B、C三项:均属于陈述性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7 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相关内容。发展性评价是指以发展为评价的核心价值取向,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改进功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即评价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且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其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名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8 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题干中,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属于道德情感。B项正确。 A项: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体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9 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A项正确。 B、C、D三项:属于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0 本题考查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的不同地位。桑代克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论著里多次表示,练习本身并不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因为许多实验表明,练习并不会无条件地增强刺激-反应联结的力量。例如,他让一些大学生蒙住眼睛画一条3英寸长的线条,允许被试者尝试上千次。若按照练习律,被试者的准确性应该比实验开始时提高一些。但结果表明,被试者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的尝试,并无任何进步。看来,不知道结果的练习,不可能有助于学习。一般说来,只有当学习者发现重复练习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时,练习才会有助于学习,没有强化的练习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练习律就被消融于效果律中去了。B项正确。 A、C、D项:属于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1 本题考查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发现学习的首倡者为美国当代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纳。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