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赠本站 |我要留言 | RSS
首页 > 教师>2018年6月9日天津市和平区/南开区教师招聘《教育综合试题》真题

2018年6月9日天津市和平区/南开区教师招聘《教育综合试题》真题

时间:2023-03-15 12:13:54  来源:1mi.xyz 收集整理  作者:1mi  字体:【 报错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1
在理化生等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变化的过程,结构性能,这符合感知规律中的(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2
世界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实施了(  )。
A、补偿教育
B、义务教育
C、终身教育
D、回归教育
3
衡量一个学生的道德品质,主要考察他的(  )。
A、道德意志
B、道德情感
C、道德认识
D、道德行为
4
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规定教学的方向和进程,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依据,这指的是(  )。
A、教学设计
B、教学模式
C、教学原则
D、教学管理
5
一名学生在公交车上看到了别人给老人让座位受到了他人的赞许,自己也起身给旁边老人让座。这体现了榜样示范学习的(  )。
A、去抑制效应
B、环境加强效应
C、反应促进效应
D、情绪唤起效应
6
刘明同学在阅读教材的时候使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帮助自己理解书中内容,并力图使之能够指导自己的学业,从布鲁纳的理论来看,这样的学习过程属于(  )。
A、知识的获得
B、知识的转化
C、知识的评价
D、知识的同化
7
张亮同学将某几个学科的知识画成了知识结构图,来帮助自己准备考试,他所利用的学习策略是(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计划监控策略
8
对小学生的教学,教师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
A、不平衡性
B、个体差异性
C、顺序性
D、阶段性
9
某数学测验,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水平,说明这个数学测验具有较好的(  )。
A、区分度
B、难度
C、信度
D、效度
10
张名同学以往的屡次考试都不理想,这次期末考试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果老师要对张名同学此次考试归因为(  ),将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A、努力
B、能力
C、运气
D、考试难度
11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是与(  )相联系的情感。
A、社会需要
B、生理需要
C、客观环境
D、物质需要
12
(  )言语是言语发展的高级阶段。
A、口头
B、方言
C、阅读
D、书面
13
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  )。
A、杜威
B、洛克
C、贾克森
D、苏格拉底
14
教学的作用直接表现在(  )。
A、促进教育发展
B、促进个体发展
C、促进文化发展
D、促进社会发展
15
自我意识发展趋向于成熟的阶段是(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16
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包括经验的情境的寻求、问题的产生、资料的占有和观察的开展、解决方法的提出以及方法的运用和检验。他把这种思维称作(  )。
A、反省思维
B、情境思维
C、逻辑思维
D、形象思维
17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属于缺失需要的一种。
A、认知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审美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18
某校将全体学生分成两批,一批上午在教室里上课,另一批上午在学校的图书馆、体育馆、工厂、商店等场所进行有组织的活动,下午对调。这种做法属于(  )。
A、二部制读制
B、工读制
C、复式教学
D、合作教学
19
(  )是学习障碍出现的主要年龄阶段。
A、成年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幼儿期
20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  )、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理解性课程
D、知识性课程
21
当得知自己负责的班级被评为全校“优秀班集体”时,王老师欣喜若狂。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应激
B、心境
C、激情
D、亢奋
22
在主题班会上,王老师与学生讨论乱扔垃圾的危害,形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共识,并要求大家互相监督。这种品德培养的方法是(  )。
A、树立榜样
B、价值辨析
C、群体约定
D、有效说服
23
小明经过思考后能将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与日期匹配起来,按知识分类的类型,小明掌握了哪种知识?(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符号性知识
D、时间性知识
24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  )。
A、独特特质
B、表现特质
C、个人特质
D、根源特质
25
某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家里有钱,以求得心理满足。这名学生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26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27
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
A、苛勒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桑代克
28
面对问题时,总是把问题考虑清楚后再作反应,看重问题解决的质量。具有这种特点的认知方式是(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29
在教育测量中,用“1”代表男生,用“2”代表女生。这种测量属于(  )。
A、命名测量
B、等比测量
C、等距测量
D、顺序测量
30
做英语阅读时,带着问题然后读文章,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
A、调节策略
B、注意策略
C、计划策略
D、监控策略
31
王丽特别喜欢历史故事,所以历史课听得很认真。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附属的内驱力
B、认知的内驱力
C、生理的内驱力
D、自我的内驱力
32
某班主任欲考察教师对学生期望值的高低与师生关系之间的相关性,他每天用一小时的时间去教室随机观察师生互动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记录观察结果。这种观察是(  )。
A、参与式、结构式观察
B、参与式、非结构式观察
C、非参与式、结构式观察
D、非参与式、非结构式观察
33
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34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的基本过程是(  )。
A、输入——编码——提取
B、编码——存储——提取
C、存储——加工——提取
D、输入——加工——使用
35
被朱熹称为“为学之序”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  )。
A、《大学》
B、《白鹿洞书院揭示》
C、《论衡》
D、《中庸》
36
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育技术选择性的继承发扬,教学设计的关键设计任务是按(  )的先后顺序进行的。
A、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学习目标
B、学习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
C、教学策略、学习目标、教学媒体
D、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学习目标
37
现实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他的“新三中心”指的是(  )。
A、儿童、经验、活动
B、儿童、活动、课堂
C、教师、书本、课堂
D、儿童、书本、活动
3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理念是(  )。
A、优先发展,育人为本
B、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C、以学生为本
D、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39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康德的《论教育》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40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
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养纪律功能
41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对未成年人实行(  )。
A、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B、尊重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C、爱护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D、关心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42
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好,这是由于(  )。
A、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B、过度学习的影响
C、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D、记忆恢复的影响
43
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其确定依据是(  )。
A、相关责任人的经济条件、责任的承担能力
B、相关责任人的过错性质、程度和悔过态度
C、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D、相关当事人的态度与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
44
下列哪项不属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所提出的观点?(  )
A、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
B、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
C、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
D、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45
某学校为了生源和考试成绩的竞争,在初中三年级十个班中设立了两个所谓的“重点班”,来鼓励和激励学生中考的积极性。该校的做法(  )。
A、正确,有利于升学率和学校声誉的提升
B、不正确,“重点班”应由教育部门设立,学校无权设立
C、正确,有利于对学生的重点培养和因材施教
D、不正确,学校设立重点、非重点班违反我国法律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46
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也没有勇气向老师请教问题,此时老师可采用(  )来改善学生的行为表现。
A、惩罚法
B、强化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47
隐性课程的主要特征包括(  )。
A、隐蔽性
B、两重性
C、多元
D、非预期性
48
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  )实现的。
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
C、评价作用
D、规范作用
49
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智者派所确立的“三艺”是(  )。
A、文法
B、修辞学
C、辩证法
D、几何学
50
吉尔福特以(  )为维度,建构了智力结构的立体式模型。
A、认知
B、内容
C、产品
D、操作
51
学生们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语言的传授,可以学习到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这种对知识的记忆属于(  )。
A、语义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长时记忆
D、陈述性记忆
52
影响学习迁移的情境因素有(  )。
A、学习材料的特性
B、教师的指导
C、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D、迁移的媒介
53
教学改革带来了教学方式上的转变,主要表现在(  )方面。
A、探究式教学
B、师生、生生交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C、教材选择自主化
D、教师自主选择教学方法
54
认为学生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学习理论有(  )。
A、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发现说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联结理论
5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要做到恢复个人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下列选项体现这一理念的有(  )。
A、新型的知识观
B、抛锚式教学
C、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D、构建发展性评价模式
56
下列关于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的陈述,正确的有(  )。
A、从顺从他人的评价到有独立的见解
B、从评价较为稳定到评价较为不稳定
C、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能够对多方面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D、从评价外部特征到具有评价内心品质的初步倾向
57
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
A、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B、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高峰,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
C、大部分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科尔伯格所说的习俗水平
D、情绪不稳定,对微小的刺激也可能有很大的反映
58
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
A、教学方式不受学生喜爱的
B、在外进行有偿补课的
C、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D、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59
关于性格和气质的描述正确的有(  )。
A、性格与气质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
B、性格可以引导气质的发展
C、性格和气质的生理基础有所不同
D、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遗传色彩最浓的部分,具有先天性
60
下列哪些做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A、重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让学生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
B、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自主管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
C、采取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尤其强调小组教学的作用
D、建立开放多元的课程系统并实施配套的多元评估办法
三、名词解释。请对下列名词作出解释。
61
心智技能
62
替代强化
63
先行组织者
四、简答题。请按题目要求,进行简答。
64
简述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65
什么是元认知?元认知策略有哪些?
66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主要有哪些?
五、论述题。请按题目要求,进行简答。
67
调查显示,我国有70%以上的青少年不知如何实施“创造”,缺少运用技术“计划和行动”的能力,亲身体验过科学探究全过程的青少年数量并不多,青少年创造力培养依然值得关注。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成为了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请结合实际,谈谈学生创造性的基本结构及相应的培养措施。
六、案例分析题。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一)
       最近一段时间,愁坏了初三年级某班班主任孙老师。她发现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的梁丽同学,整天愁眉不展,临近中考了,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也有些下降,几次模拟考试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谈心时,梁丽说她最近无心学习,不知道该学什么,也不知道为谁而学,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和信心考上重点高中,对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很迷茫。另外,孙老师还发现“插班生”王磊同学行为孤僻,和同学很少有交流,无法融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还认为同伴们不跟他玩耍是因为看不起他是从别的学校插班来的,觉得大家对他都充满敌意。孙老师还发现一些同学身上有类似的心理问题发生,对此,孙老师很是着急。
68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什么特点?有哪些表现?(5分)
69
如果你是孙老师,对案例中这些情况有何应对措施?(5分)
(二)
       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应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A班班主任决定将音体美等非考试科目停掉,将平日的活动时间改为自习背诵时间,考试科目的任课老师也积极配合,对考试知识点和教材应考内容进行了几次集中性的讲解,并在课后安排大量的练习作业。但期末考试过后,A班的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却有部分学生产生了逃课、厌学等行为或负面情绪。为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参与度和互动感,B班班主任决定引入知识竞赛的教学方式,一段时间过后,确实有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更加主动、回答问题更加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更加活跃,还有部分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更让他欣慰的是,一些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和放学回家中后,仍旧和同伴、父母进行知识竞赛,以此巩固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然而,班主任还发现一些学生为了竞赛名次,出现了恶性竞争,甚至有学生在竞赛中用手机作弊、偷藏资料等行为,这让B班班主任大为不满。
70
结合案例,从教育功能的类型角度,分析A班和B班的教学现象。(6分)
71
结合自身经验谈谈,如何减少教育对个体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6分)

1、C2、B3、D4、A5、C6、B7、A8、D9、D10、A11、A12、D13、C14、B15、C16、A17、D18、A19、C20、D21、C22、C23、A24、C25、B26、A27、D28、C29、A30、D31、B32、D33、C34、B35、D36、B37、A38、D39、A40、B41、A42、A43、C44、B45、D46、BCD47、ABD48、ABC49、ABC50、BCD51、ACD52、ABCD53、ABD54、ABC55、ACD56、ACD57、ABCD58、CD59、ABCD60、ABCD
1
本题考查的是感知规律。感知规律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来了解客观事物,能获得生动、具体、直接的知识,能增强人们的理解效果,而且,只有在获得有关事物的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感知规律包括,强度律、差异律、对比律、活动律、组合律、协同律、关注律。其中,活动律是指、在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对象容易被感知,也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教学中使用活动性教具,演示实验、放幻灯片、教学电影或录像等,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题干中,教师通过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变化的过程,结构性能是利用活动律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C项正确。
A项:强度律是指对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感知得清晰。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语速要适中,板书要清晰,要让全班同学听得懂、看得见。教师在制作、使用直观教具时,也要考虑到直观教具的大小、颜色、声音等是否能被全班学生清楚地感知。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差异律是指当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在颜色、形态、声音等方面有较大差别时,知觉的对象容易被感知。如讲课时,对于重要的知识,可以反复几次,可以提高音量;板书时,重要的部分可以用大一些的字,可以在那些字下面加点、画线,还可以用彩色粉笔;不要在黑板前演示深色教具;使用挂图时,可以将其中不需要学生看的部分遮住;制作教具时,要注意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上突出表示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对于组合律,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式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观察对象容易形成整体而为我们清晰地感知。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选项为C。
2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教育的发展特征。16世纪至19世纪末,世界进入近代社会。新大陆的发现及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使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有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其中,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世界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B项正确。
A项:补偿教育是指为文化不利儿童设计不同教育方案,以补偿其幼年缺乏文化刺激的环境,进而减少其课业学习困难和增进课业学习能力。补偿教育在英美约起源于1960年代左右,当时民权运动的兴起,社会呼声废除种族隔离政策,促进学校融合,并落实教育机会均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一些教育家的推动,终身教育思想逐渐为各国普遍接受,成为当代国际社会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教育思潮。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回归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欧洲出现的思潮。最早倡导回归教育的是瑞典的竞技学家莱恩。瑞典教育家巴莫于1968年首次提出回归教育概念,它主张,教育不要一次完成,而要根据个人的兴趣、职业、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在一生中选择最需要学习的时候接受灵活有效的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
本题考查的是道德行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是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统一体。其中,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几种体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所以,衡量一个学生的道德品质,主要考察他的道德行为。D项正确。
A项: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4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以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开发过程,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教学内容)和怎么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等)进行计划、选择与安排。所以,教学设计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规定教学的方向和进程,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依据。A项正确。
B项: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既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学管理是运用管理科学和教学论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对教学过程各要素加以统筹,使之有序运行,提高效能的过程。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共同承担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涉及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基本环节。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
本题考查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班杜拉分析归纳出观察学习的五种效应:习得效应、抑制效应与去抑制效应、反应促进效应、刺激指向效应、情绪唤起效应。其中,反应促进效应是指通过观察促进新的学习或加强原习得的行为。题干中,学生在公交车上看到别人让座获得赞许,自己也效仿他人的行为,体现了榜样示范学习的行为的促进效应。C项正确。
A项:去抑制效应是指观察者看到他人的不良行为未受到应有的惩处,其原本受到抑制的不良行为重新发作。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环境加强效应不属于观察学习的五种效应分类,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情绪唤起效应是指看到榜样表达的情感,在观察者身上容易唤起类似的情感。所以,观察学习是情感教育的最重要手段。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6
本题考查的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其中,转化是指我们可以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知识。题干中,刘明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帮助理解书中的内容属于知识的转化。B项正确。
A项:对于知识的获得,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新知识可能是以前知识的精炼,也可能与原有知识相违背。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知识的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因此,评价通常包含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同化来自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同化是指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即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从而加强和丰富原有图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7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根据迈克尔等人1990年作出的分类,可将学习策略分为三种成分: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其中,认知策略中的组织策略是指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等)、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等。题干中,张亮利用结构图来帮助理解知识是对学习材料进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属于认知策略中的组织策略。A项正确。
B项: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包括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PQ4R方法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复述策略包括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抑制干扰、整体记忆与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画线、圈点批注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学习策略中不包含计划监控策略,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8
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其中,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要针对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教育,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题干中,针对小学生和中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性的特点。D项正确。
A项: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的具体表现有:(1)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2)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个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的具体表现为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一方面,个别差异性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另一方面,个别差异性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9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的测验法。测验主要以笔试方式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它适用于对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成绩评定。测验的质量指标有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其中,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真实地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一次测验是否有效,主要看其是否能准确地测量所要测量的东西。题干中,数学测试能够准确测量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水平,说明这次测试真实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即数学测验具有较好的效度。D项正确。
A项:区分度有时也称鉴别力,主要指测验对于不同水平的被试加以区分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难度指测验的难易程度。在教学测量中,通常用答对或通过测验的人数比例作为难度值。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信度是表明评价工具质量的又一重要指标,主要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0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的激发。正确指导结果归因,能够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等生还是差等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因为归因于主观努力,可使优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以便今后能继续成功;使差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卑,也能进一步努力学习,以争取今后的成功。同时,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归因,是能够通过主观努力掌握的。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题干中,老师把张名同学这一次的优异成绩归因于努力能够鼓舞他,进一步努力学习,能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A项正确。
B项:能力是稳定的、内部的、不可控归因。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所以,如果把学生考试成功归因于能力,若下一次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可能造成学生习得性无助。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把考试成功归因于运气、考试难度可能无法到达鼓舞学生,督促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目的。因为,运气是不稳定的外部不可控归因,考试难度是稳定的外部不可控归因,两者都不是能够通过主观努力掌握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1
本题考查的是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所以我们习惯把情绪情感分为两类:情绪由于自身的一些基本需要而产生的,而情感则是由于社会性需要而产生的。所以情绪一般出生就有,但是情感则是由于自己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才会出现。情感一般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后而产生的稳定的、深刻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社会需要是在生理需要基础上,在社会实践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需要,如对劳动、交往、成就、友谊、权力、荣誉、尊严、求知、审美、道德等的需要。情感的产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所以,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是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情感。A项正确。
B项:生理需要也称自然需要,是指与保持个体生命安全和种族的延续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饮食、睡眠、休息、性、运动、排泄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客观环境与主观环境相对应,是指对有效环境或普通周围环境条件,通过物理化学所测定的各种来定的环境概貌。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物质需要是指对衣食住行所需物品的需要,以及对劳动工具、生产资料、文化用品、科研用品等的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2
本考查的是言语。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又包括口头言语(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和书面言语。其中,书面言语是指个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通过阅读来接受别人语言的影响的言语活动。书面言语是在口头言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言语发展的高级阶段。所以,书面言语是言语发展的最高阶段。D项正确。
A项:口头言语指在大脑言语运动中枢的调节和控制下,个体的发音器官发出的旨在面对面与他人交谈或演讲时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方言最早出自杨雄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方言”在不同的人群中指代不同,中国人口中所称“方言”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实为“地方语言”,又称“白话”,指的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这种叫法不考虑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3
本题考查的是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也叫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也音译为贾克森)在其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C项正确。
A项:杜威是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经验课程又叫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洛克提出“白板说”,人出生时就是一张白纸,涂抹什么颜色就可以变成什么样子。同时,洛克倡导“绅士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苏格拉底提倡运用“产婆术”,善于用启发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4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所以,教学直接作用于促进个体发展。B项正确。
A、C、D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5
本题考查的是自我调控的发展。自我调控系统又叫自我意识,是人格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其中,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中的独立意向日趋强烈;在心理上将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两部分;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自我评价成熟;有较强的自尊心;道德意识高度发展。即自我意识发展趋向于成熟的阶段是高中阶段。C项正确。
A项:小学阶段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儿童在3岁之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一直到少年期基本成熟。这时儿童能够从原来相信别人的评价转向自我评价,对行为的判断能力逐步发展,对具体行为的评价水平也发展到一种概括程度的评价。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初中阶段的自我意识心理自我是从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这时,青少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自我意识高涨,使其人格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自我意识发展在高中阶段趋于成熟,大学阶段已经成熟。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6
本题考查的是杜威的“思维五步法”。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包括经验的情境的寻求、问题的产生、资料的占有和观察的开展、解决方法的提出以及方法的运用和检验。其实,“思维五步法”指的是对某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持续不断的思考,从而获得一个新的情景,解决困难、......
上一篇:2018年5月27日天津市武清区/静海区教师招聘 《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下一篇:2018年4月天津市滨海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相关资源
  • 2018年5月27日天津市武清区/静海区教师招聘 《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 2018年5月5日天津市河东区教育系统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 2018年天津市河东区教师招聘(二招)《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 2018年7月14日天津市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精编)
  • 2018年7月22日天津市河北区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真题(精编)
  • 2018年6月23日天津市西青区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真题(精编)
  • 2019年天津市宁河区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19年5月25日天津市武清区教育系统公开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政治题
  • 2019年3月16日天津市滨海新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 2019年5月4日天津市河西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 2021年天津市和平区中小学公开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
  • 2021年天津市南开区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21年7月17日天津市河东区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题Ⅰ卷
  • 2022年7月18日天津市西青区中小学公开教师招聘考试题 《教育综合知识》
  • 2022年7月18日天津市东丽区中小学公开教师招聘考试题《教育综合知识》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