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教育过程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在各种矛盾中,主要矛盾是( )。 A、教育内容与社会需要 B、教育者与教育手段 C、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实水平 D、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 2 “西邻之人有五子焉。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3 “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 )。 A、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动作思维 D、集中思维 4 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 A、遵纪守法 B、教书育人 C、终身学习 D、团结协作 5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 )。 A、直线式 B、螺旋式 C、分科式 D、综合式 6 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指注意的哪种品质特性?(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7 早晨起床后背诵外语单词效果好,重要的原因是没有(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延缓抑制 D、消退抑制 8 ( )的关系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A、教师与家长 B、教师与教师 C、教师与学生 D、学生与学生 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取 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际交往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 )的活动。 A、干预国家行政司法 B、干预国民教育 C、妨碍国家教育制度 D、恢复或者变相建立宗教封建特权 11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思想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连贯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12 王杨经常想:“人为什么要睡觉?”一天想好几次,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以致影响了自己学习和生活。王杨的心理问题属于( )。 A、强迫症 B、焦虑症 C、抑郁症 D、恐怖症 13 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 )。 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 B、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C、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14 在一段时间的教学结束后,用于确定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评定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教学评价是( )。 A、定位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5 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 A、能否充分考虑教学情境 B、能否更多地考虑课堂的管理 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D、能否关注自身的生存适应性 16 琳琳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性,易受同学影响。当她发现自己的意见和同学们不一致时,往往不能坚持己见。这表明她的认知方式属于( )。 A、整体性 B、序列性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17 儿童在知道“桌子”“椅子”等概念之后,再学习“家具”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类属学习 18 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突出的学生的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指导实践法 D、情感陶冶法 19 客观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大脑中重现出来的事物的形象称为( )。 A、想象 B、表象 C、幻象 D、幻觉 20 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这种迁移是(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垂直迁移 D、重组性迁移 21 晚上在强光灯前要有一段时间才能适应是感觉的( )特性。 A、对比 B、暗适应 C、明适应 D、视觉疲劳 22 一般来讲,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三个方面。 A、教育现象 B、教育影响 C、教育实践 D、教育理论 23 一名学生决心改掉上课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应当培养其(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4 校园文化是反映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特有文化形态,其核心是( )。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文化 C、学校的制度文化 D、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25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包括区域之间、区域内部学校之间以及( )的均衡发展。 A、教师与教师之间 B、教师与校长之间 C、学生与学生之间 D、教师与学生之间 26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的关系可以绘成( )。 A、波浪线 B、斜线 C、倒U型曲线 D、U型曲线 27 对童年期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点。 A、稳定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8 课程编制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列不是影响课程的最主要因素的是( )。 A、社会 B、儿童 C、教师 D、知识 29 肖晓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易接受新鲜事物,注意力易转移,她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0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复习时主要应采取( )的策略。 A、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 B、多样化复习方法 C、及时复习 D、试图回忆和反复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 备课主要包括的“三备”指( )。 A、备教材 B、备学生 C、备教案 D、备教法 32 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 )。 A、社会适应良好 B、情绪乐观向上 C、人格结构完整 D、心智发展落后 33 下列针对多元文化基本理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元文化教育是与反种族政策结伴而行的 B、多元文化教育的价值在于对那些存在的差异性,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去为学生的发展而工作 C、多元文化教育容易使文化间的认识更复杂 D、多元文化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检视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对于教育的影响 34 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B、发展学生潜能 C、私拆学生信件 D、体罚犯错学生 35 教育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 )作用。 A、全局性 B、先导性 C、颠覆性 D、基础性 三、判断题。请对下列命题做出判断。(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6 对人的发展来说,学校教育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 37 教育水平与贫困的发生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度。( ) 38 德育的途径就是通过教学,做到教书育人。( ) 39 教育有控制人口数量的功能,教育可以实现人口质量的提高。( ) 40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其职业的系统化。( ) 41 教育是调节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的核心要素。( ) 42 教育法是调整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43 在教育中采用“一刀切”的办法,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 44 学习负担是客观存在的,没有负担,就没有学习质量而言,负担越重,学习成绩越好。( ) 45 教育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基本关系。( ) 四、简答题。请按题目要求,进行简答。(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46 简述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47 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五、论述题。请按题目要求,进行论述。(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48 请举例论述网络技术发展及网络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六、案例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小题,第49小题7分,第50小题8分,共15分) (一) 为应对雾霾天气,有几位家长向班主任表示希望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空气净化器。班主任将此事反映给学校,学校答复因经费有限近期不能够为学生购买净化器,如果家长愿意出资购买,学校同意放在班里使用。这几位家长得知此消息后就积极咨询,并最终决定购买两台某品牌净化器放在班里使用。在跟班主任简单沟通后,这几位家长就在班级微信群里发消息,通知每位家长集资购买净化器。该举动得到了大部分家长的响应,但有几位家长持反对意见,认为几个人不应该代替大家做主,而且要购买的净化器品牌和费用也不理想,并将意见反映给学校,最终净化器没有购买成功。 49 从班主任工作方法角度分析,为什么净化器没有购买成功?如果要促成此事,班主任应该如何做好引导工作? (二) 某学生入学时成绩不错,但后期由于家长忙于自身事务放松了对该生的课后督促和监管,导致该生经常不完成作业,成绩急剧下降,老师向家长反映了情况。家长很后悔,立即着手督促该生学习,并报了好几个辅导班,取消了一切课外活动。一段时间后,该生成绩反而更加不理想,课上分心严重,并且变得沉闷、暴躁、爱吵架,甚至有一次撕毁了试卷。 50 该生出现的心理情绪属于哪种心理问题?家长的措施有何不妥?从心理学和教学规律的角度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引导该生学习,提高成绩。
1、C2、B3、B4、B5、B6、C7、A8、C9、B10、C11、B12、A13、B14、D15、C16、D17、A18、B19、B20、A21、C22、B23、C24、D25、C26、C27、B28、C29、A30、C31、ABD32、ABC33、ABD34、AB35、ABD36、B37、A38、B39、A40、B41、A42、A43、B44、B45、A 1 本题考查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教育过程包含了一系列矛盾,主要的矛盾是教育者代表社会需要所提出的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及发展特点、水平之间的矛盾,而教育要求其实就是指的教育目的。因此,也可以说是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现实水平之间的矛盾。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参考文献:靳玉乐主编.教育概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09. 2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题干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西边邻居家有五个儿子,一个儿子老实,一个儿子聪明,一个儿子瞎,一个儿子驼背,一个儿子瘸,就让老实的务农,聪明的经商,瞎子卜卦(算命),驼背搓麻绳,瘸子纺线。这个故事说明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根据特点进行教育,体现的是因材施教原则。B项正确。 A项: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象的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 本题考查思维的类型。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这一过程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因为发散思维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个方法。“一题多解”就是发散思维的体现。B项正确。 A项: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直观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所要解决的任务目标一般总是直观的、具体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聚合思维也称为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 本题考查《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 本题考查教材的编排方式。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与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方式。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B项正确。 A项:直线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指把一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或其中一个课题的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来展开呈现在教科书中,使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的编排形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6 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强调注意同时集中在视觉和听觉上。C项正确。 A项: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注意的转移是指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7 本题考查遗忘原因的理论。干扰抑制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干扰的作用。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早晨学习不受先前学习的影响,即不受前摄抑制。A项正确。 B项: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延缓抑制是在经典条件反射中观察到的一种现象:实验者给哺乳动物如狗建立了条件反射之后,有意把条件刺激(CS)和非条件刺激(US)两者先后呈现之间的间隔时间逐步延长;实验动物在经历了这样多次重复的过程后,会逐渐延迟对CS发生条件性反应。比如说,在建立了听到铃声后流唾液(等待吃肉)的条件反射以后,要是有一段时间,铃声后喂肉的时间推迟,则狗听到铃声后条件反射性地流唾液的时间也会逐渐有相应推迟。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消退抑制。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8 本题考查师生关系的地位。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9 本题考查新课程理念。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更快。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0 本题考查《教育法》。《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1 本题考查德育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干意思是:老师循着教育的思路善于诱导人们学习,用文章使得我博学,以礼节来约束我,想要罢休也是不可能的了。即强调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提高学生认识。B项正确。 A项:思想性原则是教学原则,不属于德育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2 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表现有:(1)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2)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如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题干中王杨经常想:“人为什么要睡觉?”一天想好几次,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就属于强迫观念。A项正确。 B项:焦虑症是个体不能达成目标或不能克服困难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焦虑也是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等在内的各种神经症的共同特征。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3 本题考查师德修养。倡导师德修养,需要我们紧扣时代脉搏,站立时代潮头,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4 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类型。根据实施功能和作用不同,可分为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