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赠本站 |我要留言 | RSS
首页 > 教师>2016年1月辽宁省丹东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题

2016年1月辽宁省丹东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题

【发布/编辑时间:2023-03-15 09:11:05  来源:1mi.xyz 收集整理】  作者:1mi  字体:【 报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0道题,每道题0.5分,共40分。
1
下列著作中哪一个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
A、《学记》
B、《理想国》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大教学论》
2
关于教育的起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需要起源说
3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明确提出(  )。
A、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B、加快普及高中教育
C、实施素质教育
D、普及学前教育
4
我国教育的根本大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5
在中国古代提出“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6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水平
C、民族文化传统
D、科学技术发展
7
总体上看,人口的(  )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结构中所占的比例。
A、性别结构
B、年龄结构
C、文化结构
D、阶层结构
8
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论述科学知识课程的是(  )。
A、斯宾塞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柏拉图
9
学校教育是(  )的最重要的途径。
A、社会生产
B、科学研究
C、科学知识再生产
D、技术研发
10
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最根本的要求是(  )。
A、改革创新,全面发展
B、优先发展,重视质量
C、科学发展,促进公平
D、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11
教育要把握好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期,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12
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修业年限做出制度性规定的是(  )。
A、招生简章
B、学制
C、教育法
D、学校法
13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  )特点。
A、整体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顺序性
14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
A、教育为谁培养人
B、教育怎样培养人
C、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D、教育为谁服务
15
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构成内容中,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A、美育
B、智育
C、体育
D、德育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  )等方面全面发展。
A、德智体美劳
B、知识技能
C、品德智力体质
D、科学文化素质
1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  )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
A、学会生存
B、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C、终身教育导论
D、生态教育
18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采取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方式,小学以(  )为主。
A、学科课程
B、校本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课程
19
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起决定性的是(  )。
A、遗传
B、主观能动性
C、教育
D、环境
20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研究认为,一般发展是以(  )为核心的。
A、情感
B、能力
C、智力
D、知识
21
无论是民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任何中小学校的中心工作都是(  )。
A、德育工作
B、科研工作
C、教学工作
D、班主任工作
22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3
中小学教学理论中“最近发展区”概念是由(  )。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布鲁纳
D、赞可夫
24
启发式教学活动最充分地体现了教学的(  )。
A、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辩证统一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
C、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辩证统一
D、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
25
强调发现学习,提出“三个任何”大胆假设是(  )。
A、布鲁纳
B、奥苏贝尔
C、杜威
D、皮亚杰
26
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  )。
A、赞可夫
B、班杜拉
C、巴班斯基
D、布鲁纳
27
就中小学而言,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与课外辅导
D、学业成绩评价
28
针对中小学存在的厌学现象,教学中需要处理好(  )的关系。
A、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B、他律与自律
C、身教与言教
D、奖励与惩罚
29
就教学组织形式而言,班级授课制的最大优点在于(  )。
A、有利于因材施教
B、有利于家校合作
C、有利于监管
D、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30
教学评价是对(  )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A、课程计划
B、教学质量
C、教学方法
D、课程标准
31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科尔伯格
B、埃里克森
C、班杜拉
D、皮亚杰
3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的职业劳动具有(  )特点。
A、示范性
B、长效性
C、创造性
D、艰巨性
33
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高尚道德修养的表现在于(  )。
A、以身示范
B、学而不厌
C、钻研教学
D、热爱学生
34
对中小学校而言,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是(  )。
A、班级
B、教研室
C、学科组
D、兴趣小组
35
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实践锻炼法
C、情感陶冶法
D、说服教育法
36
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在于(  )。
A、行政管理者
B、校长
C、教师
D、班主任
37
作为专业人员,教师社会地位的最直接表现是(  )。
A、教师的经济地位
B、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程度
C、教师的政治地位
D、法律赋予教师的职业权利
38
在道德修养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体现为(  )。
A、民主平等关系
B、知识授受关系
C、相互促进关系
D、示范模仿关系
39
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有效的方法是(  )。
A、自学教育理论知识
B、从事行动研究
C、参加校外培训
D、模仿名师
40
学校教育正式产生于(  )。
A、奴隶社会初期
B、封建社会初期
C、原始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4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心理过程
B、心理状态
C、心理特征
D、心理现象
42
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
A、柯勒
B、罗杰斯
C、弗洛伊德
D、斯金纳
43
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而产生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  )。
A、神经元
B、神经系统
C、大脑
D、大脑皮层
44
反射弧的特殊通路保证了反射的(  )。
A、准确性
B、唯一性
C、广泛性
D、迅速性
45
突然响起的枪声引起注意是(  )。
A、超限抑制
B、外抑制
C、消退抑制
D、分化抑制
46
判别动物是否具有心理的标准特征是(  )。
A、反映
B、感应性
C、信号性反映
D、思维
47
心理学认为,视觉属于(  )。
A、外受感觉
B、本受感觉
C、内受感觉
D、感受性
48
吃糖后接着吃桔子会觉得桔子酸,是感觉中的(  )。
A、适应
B、同时对比
C、继时对比
D、差别感受性
49
没有适应现象的感觉是(  )。
A、嗅觉
B、皮肤温度觉
C、触压觉
D、痛觉
50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  )。
A、绝对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能力
51
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色觉
B、知觉
C、感觉
D、统觉
52
人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对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是(  )。
A、方位知觉
B、形状知觉
C、距离知觉
D、大小知觉
53
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像不变,这是(  )的表现。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54
在读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把重点内容图上色彩,利用的是(  )。
A、知觉恒常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整体性
55
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想到跟此人面孔相似的另一个,这是联想的(  )。
A、接近律
B、对比律
C、类似律
D、多因律
56
在开卷考试时中小学的记忆活动属于(  )。
A、再认
B、识记
C、保持
D、回忆
57
既是记忆的重要标志,又是回忆和再认的重要条件的是(  )。
A、识记
B、保持
C、重现
D、联想
58
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是(  )。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动作记忆
59
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是受到(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干扰
D、双重抑制
60
听到“月落乌蹄霜满天”的语句,脑海中出现图示的过程属于(  )。
A、表象
B、创造想象
C、想象
D、无意想象
61
学生参加考试有时会怯场,新教师上课往往表现很恐慌,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心境
B、激情
C、理性
D、应激
62
所有优良思维品质集中体现在思维的(  )。
A、敏捷性
B、流畅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63
根据言语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的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
A、无意想象
B、随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64
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情绪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
65
好奇心属于(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心境
66
当人们在交流“黄山”时,大脑中出现迎客松,这是(  )。
A、回忆
B、重现
C、表象
D、想象
67
在面对问题时惊颤举棋不定,是意志(  )品质弱的表现。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68
过分活跃但缺乏自控能力的学生,要注意培养他的(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69
影响教育公平的最主要因素(  )。
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水平
C、民族文化传统
D、科学目标生产力
70
眷恋心和自尊心属于(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心境
71
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
A、随意后注意
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72
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愈
73
教育这一复杂现象的根本属性是(  )。
A、教育的民族性
B、教育的社会性
C、教育的系统性
D、教育的平等性
74
用标准化量表对个性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75
具体情境性、简略性、反应性特点的言语形式是(  )。
A、书面言语
B、独自言语
C、对话言语
D、内部言语
76
能力在质上的差异表现为(  )。
A、结构差异
B、表现早晚
C、正态分布
D、晶体能力
77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布鲁纳
B、贝特森
C、皮亚杰
D、加德纳
78
书写能力属于(  )。
A、本能
B、智力技能
C、习惯
D、动作技能
79
在人的性格形成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B、环境
C、教育
D、遗传
80
用墨渍图来测量性格特征的方法是(  )。
A、评定法
B、问卷法
C、投射法
D、测验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道题,每道题1.5分,共45分。
81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包括(  )。
A、揭示教育规律
B、解释教育问题
C、指导教育实践
D、探索研究方法
82
科学技术对于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影响(  )等方面。
A、教育结构
B、教育内容
C、教育方法和手段
D、教育组织形式
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立法依据包括(  )。
A、政策依据
B、宪法依据
C、主观依据
D、客观依据
84
尊重未成年人的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家庭学校和社会密切配合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85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育目标分为(  )。
A、个性领域的目标
B、技能领域的目标
C、情感领域的目标
D、知识领域的目标
86
根据性格特征理论下列这些词语中(  )适合于对人的性格进行描述。
A、迟钝
B、狡猾
C、自信
D、勤劳
87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学习理念包括(  )。
A、合作学习
B、自主学习
C、模仿学习
D、探究学习
88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包括(  )。
A、内容正确
B、方法得当
C、目的明确
D、课堂组织有趣且气氛活跃
89
归因理论中归因事项的特征包括(  )。
A、稳定性
B、可靠性
C、可控性
D、因素源
90
教育目的的基本功能包括(  )。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
91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心理学学派有(  )。
A、机能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主义
D、构造主义
92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  )。
A、教学目标设计
B、教学方法设计
C、教学内容设计
D、教学评价设计
93
下列教学理论中属于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的有(  )。
A、发现教学理论
B、程序教学理论
C、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D、非指导教学理论
94
一般而言,人口数量对教育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影响(  )。
A、教育布局结构
B、教育规模
C、教育层级结构
D、教育类型结构
95
作为未成年人,学生(  )等权利需要受到特殊保护。
A、身心健康权
B、受教育权
C、婚姻恋爱权
D、隐私权
96
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的心理学家有(  )。
A、马斯洛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弗洛伊德
97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这个典故属于(  )。
A、无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D、第二信号系统
98
外显记忆是(  )。
A、自动的
B、有意识的
C、无意识的
D、可控的
99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主要有(  )。
A、语义编码
B、听觉编码
C、知觉编码
D、视觉编码
100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  )。
A、预见性
B、流畅性
C、灵活性
D、独特性
101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科学概念主要受(  )等因素的影响。
A、日常概念
B、变式
C、定义
D、语言讲解
102
无意识记的特点主要有(  )。
A、目的性
B、偶然性
C、选择性
D、预见性
103
心理学研究表明,气质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体现在(  )。
A、气质决定人的智力水平高低
B、气质是教育工作的依据之一
C、气质影响人对环境的适应
D、影响人的职业选择和工作效率
104
比较而言,情感不同于情绪的特性在于(  )。
A、情境性
B、稳定性
C、长期性
D、体验性
105
动机理论中赫尔的驱力理论不能解释的行为有(  )。
A、睡眠
B、绝食
C、购物
D、蹦极
106
关于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可以把握的几点是(  )。
A、言语是个体行为
B、语言是思维工具
C、言语是心理现象
D、语言是社会现象
107
技能和习惯的区别在于(  )。
A、习惯是保守的
B、技能是任务性的
C、习惯是有好坏之分
D、技能是有标准的
108
如下哪些心理现象属于想象范畴(  )。
A、幻想
B、梦
C、评估
D、设计
109
依据巴普洛夫对人的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研究,高级神经系统的抑制具有哪些特征(  )。
A、强度
B、平衡性
C、稳定性
D、灵活性
110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性格主要有(  )。
A、态度特征
B、情绪特征
C、意志特征
D、认知特征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30道题,每道题0.5分,共15分。
111
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的对象是全体适龄儿童和青少年。(  )
112
当今时代,教师职业已经是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
113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身体和心理发展。(  )
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但学校可以分设重点班和实验班。(  )
115
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它们相互独立,依序发展。(  )
116
作为普通教师可以不知道国家的教育目的,但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
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  )
118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  )
119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小集团”等非正式群体起着消极作用,必须予以取缔。(  )
120
启发性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得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
121
对于各级各类学校而言,教育质量永远是事业发展的“生命线”。(  )
122
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促进德智体美的有机结合。(  )
123
追求“教育公平”符合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总要求,体现了教育具有“先导性”的特点。(  )
124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提倡的“平行教育影响”就是通过集体去影响个体。(  )
125
基础教学新课程改革采取九年一贯制整体设置课程方式,构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
126
马克思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
127
心理学研究认为,研究学生的日记和作文的方法属于调查研究法。(  )
128
瑞典的神经生理学家海登的研究认为,大脑神经元内核糖核酸参与长时记忆,被视为记忆的分子,所以应该给孩子合理增加营养。(  )
129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表明,遗忘速度随着时间推移而减慢。(  )
130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在儿童时期产生较早,到了成人阶段就消失了。(  )
131
从心理学上看,幻想与想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132
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  )
133
心理学家把能够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内外部条件称为“诱因”。(  )
134
心理学研究认为,意志的坚韧性是在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上发展而来的。(  )
135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态度,因为兴趣和好奇心都源于疑问。(  )
136
心理学认为,语言学习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的。(  )
137
学生在进行数学运算时,其解题过程运用的是心智技能。(  )
138
一般而言,知识属于经验的范畴,而能力和技能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
139
为了使能力测验能够实现预期的信度和效度,要对能力测验进行量化处理。(  )
140
在人的个性心理发展中,气质是受遗传因素影响最大的个体心理特征。(  )

1、D2、C3、C4、A5、B6、A7、B8、A9、C10、D11、C12、B13、A14、C15、D16、C17、A18、D19、B20、C21、C22、D23、B24、A25、A26、C27、B28、A29、D30、B31、C32、B33、D34、A35、A36、C37、A38、C39、B40、A41、D42、B43、C44、A45、B46、C47、A48、C49、D50、C51、B52、A53、D54、B55、C56、A57、B58、B59、D60、C61、D62、D63、D64、C65、C66、C67、B68、D69、B70、A71、B72、A73、B74、D75、C76、A77、D78、D79、A80、C81、ABCD82、ABCD83、ABD84、ACD85、BCD86、BCD87、ABD88、ABCD89、ACD90、ABCD91、AD92、ABCD93、AC94、ABCD95、ABD96、ABCD97、BC98、BD99、BD100、BCD101、BCD102、BC103、BCD104、BC105、BCD106、ABCD107、ABCD108、ABD109、ABD110、ABCD111、B112、A113、B114、B115、B116、B117、A118、A119、B120、B121、A122、A123、B124、B125、B126、A127、B128、A129、A130、B131、A132、A133、B134、A135、A136、A137、A138、B139、A140、A
1
本题考查教育学的萌芽和创立阶段。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D项正确。
A项:《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学专著。作者为昆体良。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
本题考查教育的起源。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劳动起源说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学家大都认可这一观点。因此,属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教育起源说是劳动起源说。C项正确。
A项: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有沛西•能、利托尔诺。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生存本能,把教育过程看成是按照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孟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该学说批判了“教育生物起源论”不区分人类教育与动物本能的庸俗教育观点,认为教育只存在于人类社会,而动物界不存在人类的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需要起源说由杨贤江提出,认为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
本题考查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版)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C项正确。
A项: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与题干不符,排除。
B、D两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目标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
本题考查教育法的渊源。1995年3月18日通过的《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基本法,基本法律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发布的,通常规定和调整某一方面带有根本性、普遍性的法律。《教育法》是教育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A项正确。
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分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附则7章72条,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施行。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师法》基本精神就是用法律来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优化和提高。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
本题考查“教育”的由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文为:“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意思是:“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可是)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病患、怨恨,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情;仰头对天不觉得内疚,低头对人不觉得惭愧,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而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B项正确。
A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荀子,外铄论的代表,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化性而起伪”。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老子是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任守藏史,孔子曾向其问礼。思想精华是朴素辩证法,被庄子传承,并与儒家和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代表作品为《道德经》。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6
本题考查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主要体现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因此,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政治经济制度。A项正确。
B项: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主要体现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主要体现在:(1)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2)文化影响教育的内容与水平;(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4)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5)文化模式影响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6)文化传统影响教育的传统与变革。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主要体现在:(1)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7
本题考查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人口结构影响教育。一方面,人口的自然结构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如人口的年龄结构影响教育结构,在人口的年龄结构中,学龄儿童数量大,则必然要求扩大基础教育的规模;青少年数量大,则必然要求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另一方面,人口的社会结构影响着教育结构。如人口的地域结构影响着各级各类教育的布局,人口的职业结构影响着教育的横向结构,人口的民族结构影响着民族教育的需求与发展。人口结构要求教育多样化、多层次。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8
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由来。在西方,把课程一词用于教育科学专门术语最早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他著名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斯宾塞把课程理解为知识或学科,指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A项正确。
B项: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卢梭认为人性本善,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提倡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地发展才是好的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其思想见于其著作《理想国》中,也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9
本题考查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包括: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③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中,“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是指,教育可以使前一辈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得以继承和发扬,并且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0
本题考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D项正确。
A、B、C三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方针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1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教学启示。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的具体表现: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教学启示: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C项正确。
A项: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向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教学启示: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要针对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教育,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学启示: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顺序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等都有违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别差异性是指由于人的先天素质、环境、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同,每个人的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教学启示: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2
本题考查学制的内容。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B项正确。
A项:招生简章是介绍学校基本情况,是学生了解该学校和进行报考的重要依据,是一种较为可信的院校信息。简章中会有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报考条件、报考日程、联系方式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3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其中,整体性是指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以其整个身心投入教学生活,并以整个身心来感知、体验、享受和创造这种教学生活,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符合人身心发展的整体性特点。A项正确。
B项: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要针对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教育,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一方面,个别差异性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另一方面,个别差异性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顺序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等都是有违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4
本题考查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的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体现。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我国教育目的包含两个问题,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其中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C项正确。
A项:教育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目的要回答的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育怎样培养人是由教育方针决定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育为谁服务不是教育目的必须回答一个根本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5
本题考查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是灵魂和统帅,在整个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D项正确。
A项: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其基本任务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和兴趣;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动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智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它为人的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和智力支持。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体质,发展运动技能。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6
本题考查《宪法》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C项正确。
A项: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B、D两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7
本题考查终身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其关键在于实施终身教育。A项正确。
B项: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标志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最终形成。其中提出“终身教育建立在4个支柱基础上”,这“4个支柱”是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8
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理念中小学阶段的课程结构。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D项正确。
A项:分科课程又叫学科课程,是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其中,校本课程是指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属于学科属性的范畴。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9
本题考察的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其中,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B项正确。
A项: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0
本题考查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赞可夫的“一般发展”指学生认知、智能、情意和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其中智力是核心。他特别重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还提出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即把成“才”教育变为成“人”教育,为所有学生提供发展的基础,使学生均有发展的机会,为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打好基础。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1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的意义。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任何中小学学校而言,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2
本题考查教育学创立阶段的相关知识。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中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说明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D项正确。
A项:孔子是我国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人物,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教育方法上强调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行结合。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著有《理想国》,阐述了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治理国家的哲学家。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夸美纽斯的教学原则指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3
本题考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B项正确。
A项: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布鲁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赞可夫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一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其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是:(1)高速度;(2)高难度;(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4)理解学习过程;(5)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4
本题考查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原则符合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辩证统一规律。A项正确。
B项: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的规律,说明在教学中要注意防止两种偏向:一是单纯传授知识,忽视能力发展;二是单纯重视能力,忽视知识传授。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辩证统一的规律,说明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的规律,说明在教学中要注意防止两种偏向:一是过于注重学生个人经验,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传授;二是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引导学生独立去积累知识、探寻经验。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5
本题考查布鲁纳的教育思想。美国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中提出“结构课程论”,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三个任何”大胆假设,即“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主张让学生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并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教学方法“发现法”。A项正确。
B项:奥苏贝尔倡导的是“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杜威倡导的是“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6
本题考查的是对教育理论的识记。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C项正确。
A项:赞科夫在其著作《教学与发展》中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其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是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交互决定论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主张观察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布鲁纳在其著作《教育过程》中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教学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7
本题考查的是对教学工作中心环节的识记。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其中,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B项正确。
A、C、D三项:均属于教学工作的环节,但不是中心环节。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8
本题考查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对人的学习有重要作用的心理因素。其中对中小学生学习影响最大、最直接的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和兴趣。题干中的厌学现象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即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兴趣属于非智力因素。A项正确。
B项:他律和自律是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中提出的观点,主要针对学生的品德。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身教与言教体现了教师的示范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奖励与惩罚属于品德评价法,属于德育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9
本题考查班级授课制的优点。班级授课制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不属于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30
本题考查对教学评价的理解。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B项正确。
A项: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上一篇:2016年7月26日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教师招聘考试题
下一篇:2016年辽宁省铁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计划教师招聘考试题(精选)
相关资源
  • 2016年7月26日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16年3月辽宁铁岭清河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真题(精编)
  • 2016年1月辽宁沈阳市苏家屯区沈水实验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2019年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大洼区/教育局直属学校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19年辽宁省开原市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19年9月28日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公开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19年6月22日辽宁省丹东市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19年5月26日辽宁营口教育局直属学校教师招聘题
  • 2019年8月2日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聘用合同制教师招聘考试题(精选)
  • 2019年8月6日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合同制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19年8月6日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合同制教师招聘题
  • 2019年7月21日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教师招聘考试题(精选)
  • 2019年8月10日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合同制教师招聘试题
  • 2019年8月8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合同制教师招聘题
  • 2019年8月15日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教师招聘考试题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View: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