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 下列属于赫尔巴特的著作的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论》 D、《教学与发展》 2 孟禄的心理起源说否认了教育的( )和社会性。 A、阶段性 B、差异性 C、目的性 D、顺序性 3 社会( )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A、生产力 B、政治 C、文化 D、科学技术 4 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 )和对象。 A、方向 B、价值 C、条件 D、动力 5 德育的知、情、意、行具有( )和多种开端。 A、社会性 B、反复性 C、实践性 D、统一性 6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强调( )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A、环境因素 B、社会条件 C、主观努力 D、成熟机制 7 刚刚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作( )。 A、差别感受性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阈限 D、绝对阈限 8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下列理念不是他提出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9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把教师的( )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 A、评价 B、主导 C、激励 D、调控 10 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C、显性课、隐性课与实践课 D、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11 构成教学过程的要素有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 )。 A、教学大纲 B、教学理念 C、教学手段 D、教学规律 12 班主任是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 )和社会生活规范的训育者。 A、发现者 B、协调者 C、引导者 D、整合者 13 在进行德育活动时,教师要热爱、关心学生,同时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这是德育原则中的( )。 A、循序渐进原则 B、爱和民主原则 C、发扬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14 教育史上,在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学术争辩中,实质教学论以英国教育家( )为代表。 A、裴斯泰洛齐 B、杜威 C、洛克 D、斯宾塞 15 我国最早采用( )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A、癸卯学制 B、贝尔—兰卡斯特制 C、班级授课制 D、道尔顿制 16 教师备课的基本工作有备教材、备学生、备( )。 A、教法 B、教案 C、教学计划 D、课题 17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念的德育方法是( )。 A、道德讨论法 B、道德叙事法 C、道德教育法 D、说服教育法 18 班级是师生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它兼具( )与半自治性。 A、群体功能性 B、自功能性 C、半功能性 D、整合功能性 19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马斯洛 B、杜威 C、冯特 D、华生 20 ( )认为心理学应该把有效用的心理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心理内容作为研究对象,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A、行为主义 B、构造主义 C、机能主义 D、精神分析 21 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是( )。 A、心理发展的需要 B、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 C、心理发展的动机 D、心理发展的内容 22 在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完整的学习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联结说 C、顿悟说 D、共同要素说 23 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新的用语后,将其应用到课外书的阅读上。这种现象属于( )。 A、正迁移 B、具体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24 科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论中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属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中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25 人们看电影时,电影拷贝上的一幅幅画面是不动的,而人们看到的却是连贯的动作活动的景物。这是运用了( )的心理学原理。 A、联觉 B、视觉后像 C、感觉对比 D、感觉适应 26 ( )指用来表征外部世界的物体和事件及其相互联系的知识的记忆。 A、语义记忆 B、情景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27 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思维可分为( )。 A、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B、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C、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D、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28 对于吹风机,一般人只认为它是用来吹头发的,其实它还有很多功能,可以做衣服的烘干器等。这是( )。 A、功能固着 B、思维定势 C、原型启发 D、酝酿效应 29 在对遗忘原因的分析中,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是( )提出的。 A、衰退说 B、干扰说 C、压抑说 D、提取失败说 30 ( )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范围 31 春节将至,车票不好买;想在除夕到家,机票贵;想避开高峰期回家,日期又不如意。这种矛盾心理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32 ( )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持久和微弱的情绪状态。 A、应激 B、激情 C、心境 D、抑郁 33 主张丘脑在情绪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詹姆斯—兰格理论 B、坎农—巴德理论 C、沙赫特情绪认知理论 D、当代情绪理论模型 34 ( )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人格因素。 A、人格心理特征 B、人格倾向性 C、自我调控系统 D、自我控制系统 35 黏液质的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是( )。 A、强、不平衡 B、强、平衡、灵活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不平衡、不灵活 36 人们喜欢给予自己奖励的人,讨厌给予自己惩罚的人。这是人际吸引的( )原则。 A、联结 B、强化 C、社会交换 D、互补 37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为此,对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是( )。 A、办好 B、重视 C、完美 D、普及 38 现阶段,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 )的根本任务。 A、课程改革 B、立德树人 C、素质教育 D、核心素养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 )的教育事业。 A、党 B、民族 C、人民 D、国家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 )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师工作。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中共中央 D、全国政协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41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订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 )。 A、认知目标 B、教育目标 C、情感目标 D、动作技能目标 42 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目的 D、教育措施 E、教育结果 43 教育能够促进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并且能够( )。 A、保存和传递文化 B、选择文化 C、整理文化 D、活化文化 E、创造和更新文化 44 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方面的独特功能主要包括( )。 A、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B、学校教育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C、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D、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E、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5 教育目的具有( )。 A、导向功能 B、调整功能 C、监督功能 D、评价功能 E、激励功能 46 教育史上,社会本位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有( )。 A、卢梭 B、赫尔巴特 C、涂尔干 D、福禄贝尔 E、孔德 47 教育对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反作用,主要包括( )。 A、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C、教育能够生产新的科学知识 D、教育对经济发展存在强大的直接推动作用 E、教育能够生产新的生产力 48 学校的德育目标具有( )。 A、历史性 B、社会性 C、能动性 D、主体性 E、价值性 49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 A、过去经验的影响 B、下定义 C、概念系统 D、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E、提供概念所包括事物的变式 50 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 )。 A、组织语言表达能力 B、组织教学能力 C、组织教育科研能力 D、组织管理能力 E、组织自我调控能力 5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学习的( )。 A、积极性 B、阶段性 C、独立性 D、时代性 E、主动性 52 德育对个体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 A、领导功能 B、生存功能 C、协调功能 D、发展功能 E、享用功能 53 我国中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主要有直观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和(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知行统一原则 C、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E、因材施教原则 54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上好一堂课至少应该做到( )。 A、教学目的明确 B、教学内容正确 C、教学方法恰当 D、教学组织科学 E、师生互动合理 55 班主任职责和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班主任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 )。 A、教育教学能力 B、班级管理能力 C、指导其他学科能力 D、道德反思能力 E、精神关怀能力 56 下列现象属于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的有( )。 A、羞辱学生 B、教育学生 C、威胁学生 D、冷漠学生 E、教学随意 57 意识的特征包括( )。 A、能动性 B、社会历史性 C、主体性 D、觉知性 E、目的性 58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包括( )。 A、科学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9 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包括( )。 A、广博的知识 B、全面的能力 C、完善的人格 D、高尚的职业品德 60 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 )。 A、过渡性 B、阶段性 C、稳定性 D、连续性 61 高中生人格发展特点包括( )。 A、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 B、价值观的确立 C、反抗心理 D、自治需求 62 理解的标志是( )。 A、知道“是什么” B、知道“为什么” C、知道“怎么办” D、能举例复述 63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 A、道德信念 B、道德认识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E、道德行为 64 知觉的特性包括( )。 A、指向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集中性 65 有效的记忆策略主要包括( )。 A、记忆个体的身心调节 B、记忆线索 C、背诵 D、结果反馈 E、复述 66 能力按照功能可分为( )。 A、一般能力 B、认知能力 C、创造能力 D、社会交往能力 E、操作能力 67 想象的分析、综合活动主要包括( )形式。 A、黏合 B、形象化 C、夸张与强调 D、拟人化 E、典型化 68 培养学生注意品质的策略包括( )。 A、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B、正确运用有意注意吸引学生注意力 C、个人的主观努力 D、控制好有关刺激 69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成长需要包括( )。 A、自我实现需要 B、认知需要 C、自尊需要 D、审美需要 E、爱和归属需要 70 意志品质包括(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控性 D、坚韧性 E、自制性 71 调节中学生情绪障碍的策略包括( )。 A、提高认知水平,丰富情感体验 B、转移注意力 C、调节情绪状态,合理宜泄 D、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E、自我言语暗示 72 性格的结构特征包括( )。 A、理智特征 B、情绪特征 C、意志特征 D、行为特征 E、态度特征 73 人际认知的主要内容包括( )。 A、自我认知 B、社会认知 C、他人的认知 D、家庭的认知 74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有( )。 A、强烈的交往需要并渴望独立 B、友情存在普遍的不稳定性 C、采取自主独立的行为倾向,关注自我发展 D、趋向关系性交往 E、喜欢与异性交往 75 1983年10月,邓小平在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时,提出了教育要( )。 A、面向信息化 B、面向现代化 C、面向世界 D、面向全球化 E、面向未来 76 2014年9月10日是第三十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应该( )。 A、有责任担当 B、有理想信念 C、有道德情操 D、有扎实知识 E、有仁爱之心 77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和( )。 A、关爱学生 B、教书育人 C、廉洁从教 D、为人师表 E、终身学习 78 中小学教师职业劳动在具有高度责任性的同时,还主要具有( )特点。 A、劳动的长期性 B、劳动的复杂性 C、劳动的示范性 D、劳动的创造性 E、劳动的抽象性 7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 )的教学方式。 A、启发式 B、讲授式 C、讨论式 D、探究式 E、参与式 8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是( )。 A、爱国 B、文明 C、敬业 D、诚信
1、B2、C3、A4、C5、D6、D7、A8、D9、B10、B11、C12、C13、B14、D15、C16、A17、D18、B19、C20、C21、B22、B23、C24、D25、B26、D27、C28、A29、B30、A31、D32、C33、B34、B35、C36、B37、D38、B39、C40、B41、ACD42、ABD43、ABCDE44、ABCE45、ADE46、BCE47、ABCE48、ABE49、ABCDE50、BD51、ACE52、BDE53、ACDE54、ABCDE55、ABDE56、ACD57、ABDE58、ABCDE59、ABCD60、BCD61、ABD62、ABD63、BCDE64、BC65、ABCDE66、BDE67、ACDE68、ABCD69、ABD70、ABDE71、ABCDE72、ABCE73、AC74、ACDE75、BCE76、BCDE77、ABDE78、ABCD79、ACDE80、ACDE 1 本题考查赫尔巴特的著作。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本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规范的学科。B项正确。 A项:夸美纽斯是捷克著名教育家,其于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论》有不同的版本,一是康德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康德论教育》(又称《教育论》)一书中;二是斯宾塞的代表作为《教育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赞科夫的著作是《教学与发展》,他在著作中详细地论述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 本题考查心理起源说的主要观点。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心理起源说批判了生物起源说不区分人类教育与动物本能的庸俗教育观点,认为教育只存在于人类社会,而动物界不存在人类的教育。孟禄的观点有其进步的一面,即意识到教育是人类社会的而非动物界的。但是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而这种“无意识模仿”实质也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非后天的,即本能的。因此,该理论也违背了教育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是不科学的。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 本题考查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主要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A项正确。 B项: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主要体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教育的宗旨与目的,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影响教育的内容与水平,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者的观念,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技术。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 本题考查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3)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4)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反应。C项正确。 A项:无此项说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 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为:德育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主要表现在:(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要注意全面性(统一性)、多端性和有针对性。D项正确。 A项:德育具有社会性,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无此项说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6 本题考查内发论中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格赛尔认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发生在生理成熟之前的学习和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成熟”。他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D项正确。 A、B两项:外铄论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社会条件和学校的教育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7 本题考查差别感受性的概念。差别感受性是指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A项正确。 B项:绝对感受性是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8 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体现了巩固性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为: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在思考了相当时间后还想不通,再启发他;只有在学生思考后而有所领会,想说而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的时候才去开导他,体现了启发诱导的思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为:在学习过程中,单纯的学和单纯的思考都是片面的。学是基础,在有了知识材料的条件下,则需要进一步思考,才能使认识深入和提高,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体现了“学思行”相结合。因此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教育思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出在韩愈《师说》。D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A、B、C三项:均为孔子提出。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9 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的双边性规律,又称为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规律,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0 本题考查课程的分类。根据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校课程)。B项正确。 A项:根据实施要求,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根据内容属性,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经验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根据课程呈现形式,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无此项分类说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1 本题考查教育的基本要素。有代表性的教学过程要素学说有:三要素论、四要素论、五要素论等,其中三要素论见于南斯拉夫教育家鲍良克的《教学论》,顾明远、钟启泉教授亦持此观点,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四要素论见于南京师大教育系主编的《教育学》,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五要素论由德国教学论学派提出,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目标、媒介、教学检查。C项正确。 A项:课程标准,又称为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学理念是指教学主体在教育实践中对教学问题所形成的基本认识、态度和观念。它体现教学主体的价值追求。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间接性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双边性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2 本题考查新时期班主任的角色。新时期班主任的角色主要有:(1)班主任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者和社会生活规范的训育者;(2)班主任是学生发展潜质的发现者和学生自主发展的引领者;(3)班主任是学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和整合者。C项正确。 A项:班主任是学生发展潜质的发现者。与题干不符,排除。 B、D两项:班主任是学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和整合者。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3 本题考查德育原则。爱和民主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活动时,教师要热爱、关心学生,同时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平等、和谐融治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是进行德育的前提、基础和动力。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实际上决定了一个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 B项正确。 A项: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4 本题考查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实质教育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出现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是其主要代表。实质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实质教育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D项正确。 A、C两项: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和英国教育家洛克是形式教育论者的主要代表人物。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现代教育代表人物、“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5 本题考查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标志。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C项正确。 A项:1904年初颁布实行“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贝尔—兰卡斯特制也称“导生制”,产生于19世纪初的英国。在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过渡的过程中,为了满足生产需要并榨取工人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只给工人以最初级的教育,即由教师教年龄大的学生,再由其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或学习差的学生。因由教师贝尔和教师兰卡斯特创制,故称为“贝尔—兰卡斯特制”。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目、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难才请教师辅导。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和检查。它由美国的柏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道尔顿中学创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6 本题考查备课的主要内容。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A项正确。 B、D两项: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课程计划又称为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7 本题考查说服教育法的概念。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D项正确。 A项:道德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组织下由学生对一定道德情境中的道德冲突或道德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彼此之间展开讨论和争辩,以此推动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一种方法。道德讨论法的特点是开放、民主,尽管有教师的组织,但教师并不扮演绝对权威的角色,而是学生有效讨论的推进者,对学生思考的权利与表达的自由给予充分的保证[1]。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道德叙事法(Narrative Approach)是当今被美国德育界推崇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它是指教育者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借助对故事(包括寓言、神话、童话、歌谣、英雄传说、典故等)的叙述,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格成长发展的活动过程[2]。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切实加强道德教育的方法,简称道德教育法[3]。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知识点 [1] 参考文献: · 书名: 《诚信观培养研究》 · 作者: 王东著 · 当前第:163页 知识点 [2] 参考文献: · 书名: 《现代德育人本论》 · 作者: 杨超著 · 当前第:187页 知识点 [3] 参考文献: · 书名: 《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研究》 · 作者: 彭美贵著 · 当前第:242页 18 本题考查班级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特征。由于班级是一种学生组织,因而它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两个重要特性,即自功能性与半自治性。(1)自功能性,如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班级有其一定的功能。帕森斯曾将班级的功能概括为两类,即社会化功能与选择功能。前者指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与责任感方面的功能;后者指在形成并鉴别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社会结构补充各种成人角色提供依据方面的功能。(2)半自治性,是指作为非成人组织的班级,并非完全靠自身的力量来管理自身,而是在相当程度上借助于外部力量。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9 本题考查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也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冯特被称为“心理学之父”,其《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C项正确。 A项: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被公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领导人物之一,他以性善论、潜能论和动机论为理论基础,创建了理论化、系统化的自我实现心理学。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现代教育代表人物、“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1913年华生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行为主义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0 本题考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机能主义心理学是近代心理学发展中与构造主义心理学相对抗而形成的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有詹姆斯、杜威、安吉尔等。机能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心理分解为一些元素,而是应当研究人在适应环境中心理的机能作用;认为心理学应该把有效用的心理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心理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并反对把心理学看做是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反对把心理学局限于正常人的一般的心理规律,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变态心理、差异心理等领域。C项正确。 A项: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派,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很大的一个学派,其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他提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而不是意识的科学,并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和动物的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冯特开创的实验心理学既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也标志着心理学上第一个思想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开始。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即心理经验的构成元素及结合的方式与规律,并主张心理学应该使用实验内省法。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其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而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