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赠本站 |我要留言 | RSS
首页 > 教师>2021年7月3日天津市西青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题

2021年7月3日天津市西青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题

【发布/编辑时间:2022-11-05 16:13:30  来源:1mi.xyz 收集整理】  作者:1mi  字体:【 报错
一、单项选择题。共43题,每题1分,共43分。
1
小敏所在的班集体中,班级的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尚未完全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成员之间彼此不熟悉,对班主任的依赖性很强,工作是由班主任主持的。小敏的班级所处的发展阶段为(  )。
A、组建阶段
B、发展阶段
C、核心形成阶段
D、成熟阶段
2
最美电力工跳进污水里抢修电路的举动,在炎炎烈日里送给人们的不仅仅只有能吹到空气的清凉,反映了德育的(  )。
A、教育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社会性功能
D、经济性功能
3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  )。
A、基础教育
B、中等教育
C、启蒙教育
D、素质教育
4
国歌声音响起,能够激发出运动健儿为祖国荣誉而拼搏的斗志,这时激发的拼搏精神,属于(  )。
A、心境
B、应激
C、升华
D、激情
5
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古老的(  )。
A、隐性课程
B、学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课程
6
警察根据搜集到的证据寻找案件真相;医生根据病人的各种症状下诊断;科学家根据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发现规律等,体现的是(  )。
A、直觉思维
B、分析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7
亮亮刚学会开车时很不熟练,开车时很紧张,但是后来随着开车次数的增多和开车技能的提高,亮亮开车已经非常熟练了,这时亮亮的注意属于(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8
晓亮在步行街上漫无目的的闲逛,看着远处车水马龙的道路,道路两旁各具特色的商店以及街上各色各样的行人,这是(  )的表现。
A、程序记忆
B、感觉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9
想起岳飞、文天样、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多半会唤起钦慕之情,属于(  )的道德情感。
A、伦理
B、想象
C、直觉
D、行为
10
在操作的模仿阶段,动作的控制主要是靠(  )。
A、听觉控制
B、动觉控制
C、触觉控制
D、视觉控制
11
王东在一次区小学生绘画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受到了学校的奖励和肯定,王东感到非常开心,从此以后,王东更加勤奋的练习绘画了。这属于学校群体功能中的(  )。
A、归属功能
B、支持功能
C、认同功能
D、塑造功能
12
学生在知觉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画得不完整的几何图形补充完整,这体现了知觉的(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3
新冠病毒疫情当前,大街小巷挂出的警示语如“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淡”、“科学应对、群防群控、战胜疫情”等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警示”教育所产生旳强化作用属于(  )。
A、替代强化
B、外部强化
C、内部强化
D、自我强化
14
把枣树、苹果树、梨树等依据其根茎叶果等共性统称为“果树”,这是思维(  )的体现。
A、概括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深刻性
15
吉尔福持在对创造力进行详尽的因素分析基础上,用内容、操作和产品三个维度建构成了(  )的立体式模型。
A、学习结果分类
B、信息加工学习
C、智力结构
D、能力结构
16
学习时,王明利用一定的记忆术帮助自己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7
从学习的(  )模式中可以看到,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加涅认为,每个学习动作可以分解成八个阶段。
A、意义学习
B、意义建构
C、表征
D、信息加工
18
中国神话中,鲧因治水不成变为三足鳖,禹因凿山通水变为熊,其妻涂山氏见状又变为石头,这属于(  )。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幻想
D、空想
19
在桑代克的实验中,桑代克丢进去的猫,必须是饿猫。只有这样这只猫才会努力地想从笼子中逃出去,学会开笼门。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20
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发生在(  )岁左右。
A、3-6
B、2-15
C、6-12
D、12-18
21
王刚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体现了意志的(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22
教师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只有通过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才能得到证明,体现了教师劳动价值的(  )。
A、滞后性
B、长期性
C、隐蔽性
D、复杂性
23
“毛笔”这个概念必须同时具有两个属性,“用毛制作的”和“写字的工具”。所以“毛笔”是一个(  )。
A、析取概念
B、合取概念
C、关系概念
D、辐合概念
24
有些音乐造诣比较高的人,在听音乐时似乎能看到音乐所表达的景象。这种现象属于(  )。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综合
25
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发展的好,有旳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26
教师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种待遇,包括医疗、住房、退休方面的待遇和优惠政策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这体现了教师享有(  )。
A、教育教学权
B、指导评价权
C、参与管理权
D、报酬待遇权
27
让学生将《荷塘月色》语文课文的结构分解出来,这属于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系统中的(  )的教学目标。
A、分析
B、知识
C、运用
D、综合
28
小孩如果曾经在牙医那儿有过痛苦的体验,就会对看牙时所坐的椅子,相关的器械以及牙医的白外套有一种恐惧。这属于刺激的(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29
(  )强调的是合作。因而课堂的竞争气氛相应减弱。它能给学生的学习增添趣味。使他们产生终身进行各种学习的情趣,它还帮助同学增强自尊心,有益于身心健康。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分组学习
D、掌握学习
30
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是各式各样,这反映了(  )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A、个体能动性
B、家庭背景
C、社会环境
D、遗传素质
31
刘老师管理的班级中,有名顽皮的学生经常违反纪律而且屡教不改,有其他老师建议刘老师可以对违纪学生进行罚款,刘老师拒绝了这个建议,体现了刘老师(  )。
A、依法执教
B、因材施教
C、乐于奉献
D、廉洁从教
32
《周礼•春官宗伯》中记载“大司乐掌成均之法”,董仲舒《春秋繁露》中“成均,为五帝之学。”“成均”指的是(  )。
A、实施乐教之地
B、实施礼仪教育之地
C、实施道德教育之地
D、实施数学教育之地
33
艾里斯的ABC理论中的“C”指的是(  )。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获得正向的情绪结果
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D、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34
布鲁纳认为,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学科旳基本原理,懂得学科的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这是哪一个课程理论的观点?(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C、活动中心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35
(  )建立,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诞生。
A、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
B、1898年京师大学堂
C、1862年京师同文馆
D、1902年通州师范学院
36
根据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论,赵老师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要,赵老师的成长处在(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就阶段
37
(  )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旳必然选择。
A、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
C、以人为本
D、开放型
38
11岁的小强去网吧查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网吧(  )。
A、允许小强进入但不超过两小时
B、不用阻止小强进入
C、不允许小强进入
D、要求小强由成年人带领进入
39
小学生认知技能获得的主要方式是(  )。
A、发现学习
B、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引
C、从范例中学习
D、没有正确答案
40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依据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旳说法是(  )。
A、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
B、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
C、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厅抽象讲解
D、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
41
放学途中,12岁的小明与同学小华发生争执,不慎将小华的眼睛打伤。小华所受的伤害应当由(  )。
A、小明自己独立承担事故赔偿责任
B、小明的监护人承担事故相应的赔偿责任
C、小明的监护人和小明所在的学校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D、小华的监护人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42
下列哪项是社会本位论的典型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
A、裴斯泰洛奇:学生生来就蕴含各种能力和力量的种子,教育就是促进儿童的各种天赋才能的种子得到和谐发展
B、福禄贝尔:主张吸取并在社会生活中自我表现、自由发展,教育提供外部条件解除对学生身体和灵魂的束缚
C、斯宾塞:教育要为年轻一代完满生活做准备,教给学生利于生活的科学知识
D、赫尔巴特:以永恒不变的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或报酬”为教育内容,培养真正善良的人,既不怀疑现存的社会秩序,又能遵守现行的社会法制的人
43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激发学习动机一领会知识一运用知识一巩固知识一检查知识
B、领会知识一激发学习动机一运用知识一巩固知识一检查知识
C、激发学习动机一领会知识一巩固知识一运用知识一检查知识
D、激发学习动机一检查知识一领会知识一运用知识一检查知识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0.6分,共6分。
44
从众行为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愿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倾向。(  )
45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  )
46
分散复习是相对于集中复习而言的,它是指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  )
47
泰勒确定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步骤: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
48
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  )
49
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中高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
50
从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来分,课程资源可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
51
格式塔和桑代克之间的明显对立在于顿悟和试误。(  )
52
按照马斯洛的动机作用观点,教师在自尊水平低的学生中灌输为学习本身的满足而去学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
53
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式。(  )
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54
简述直观性原则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55
简述加里培林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五阶段理论。
56
青少年的记忆特点有哪些?
57
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教学活动中应如何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论述题。共1题,每题9分,共9分。
(一)
近年来,社会一直呼吁给教师减负,但具体说来,减负减在哪、怎么减,许多人并不理解,更多的情况是,给教师减负之后,许多事项就“自然而然”也落到家长那里。毕竟,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参与,而随着家校共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家长批改作业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从2018年至今,已有辽宁、浙江、海南、河北、广东、山东、贵州、广西、山西和陕西至少十个省份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文件,“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围绕“家庭作业”的争议很多,老师有老师的无奈,家长有家长的心酸,在这样的语境下,多省份叫停家长批改作业就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叫停”背后的用意就是强调,家庭作业不是“家长作业”,将批改作业的任务重新放在教师身上,回归教育本义。
58
请结合实际,简要分析造成“家长批改作业”现象的原因,并谈一谈叫停这一现象有何现实意义?
五、案例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二)
课堂情景:在W校三年级二班的语文课上,李老师组织班上学生来扮演上周学过的课文《两条小溪的对话》中的角色。有一组学生主动举手问:“老师,我想用自己的话演?原话太长了,我记不住。”只见李老师眼一瞪,不高兴地说:不行,谁也不能搞特殊,别人既然都能背下来,你也该用点功!先坐下吧,看看别人怎么演!”
59
问题:
(1)请结合人本主义相关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相关知识,分析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存在怎样的问题?(5分)
(2)谈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李老师应当树立怎样的教育观?(5分)
(三)
2018年底,湖南沉江一名六年级男孩因母亲对其管教太严而与之发生争吵,男孩竞持刀将母亲刺死;2019年10月,大连13岁男孩蔡某某杀害10岁女孩,因蔡某某未满14周岁,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更有多起低龄少年校园欺凌、偷盗、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等大事件发生。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冲击着公众神经。
未成年人犯罪调查结果显示,约35%是16岁犯罪,31.2%是15岁犯罪,14周岁未成年人犯罪所占比例有所增加,达到20.11%,而在2001年,14岁未成年人犯罪比例为12.3%。
目前,我国中小学阶段没有专门开设法制教育课程,学校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课程都融合在《品德与生活》(小学)、《思想品德》(初中)和《思想政诒》(高中)课中,其中仅有部分涉及法制教育内容。并且,小学、中学都没有安排法制教育的课时,即便课表上排有相关品德课课程,一般都被主课占用。同时,一直以来,对于小学、初中、高中的工作成绩与社会声望基本上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学校好坏的评价标准,学校的工作基本就围绕这一标准运转,不少学校以“教学”代替“教育”,片面迫求智育,忽视学生德育、体育及美育等的同先全面发展。如何使孩子从小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思维、树立法治理念,成为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公民,有效发挥学校法制教育作用的工作显得尤为急迫。
60
问题:
(1)结合案例,从德育角度,谈谈我国中小学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5分)
(2)结合案例与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学校法制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素养?(5分)

1、A2、B3、A4、D5、B6、C7、C8、B9、B10、D11、B12、A13、A14、A15、C16、B17、D18、A19、A20、C21、B22、C23、B24、C25、A26、D27、A28、C29、D30、A31、A32、A33、C34、D35、A36、C37、D38、C39、C40、A41、B42、D43、C44、A45、B46、A47、B48、B49、B50、B51、A52、B53、A
1
本题考查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班集体从初步形成到巩固成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组建阶段、核心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其中,组建阶段的学生初进学校,同学们尽管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班集体靠教师组织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班级。班集体的目的、任务都来自教师个体的自身要求。题干中强调班级成员彼此不熟悉,对班主任依赖性很强,属于组建阶段的特征。A项正确。
B项:当班集体处于发展阶段时,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多数学生能相互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也无须外在监督,已能管理自己和教育自己。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班风。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当班集体处于核心形成阶段时,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但是,班级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指挥,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尚未形成。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成熟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
本题考查德育的功能。德育的功能包括:个体性功能、社会性功能、教育性功能。其中,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其基本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2)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3)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4)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题干中最美电力工跳进污水里抢修电路的举动,这为我们树立了道德的标杆,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德,让我们看到了只有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才容易被他人更好接纳,有利于个体的发展。B项正确。
A项: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是指德育主要解决的是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问题,直接反映着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要求,社会常常通过干预德育和强化德育来控制学校教育,通过规定德育的性质、内容来决定和保证整个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产生何种性质的作用,主要包括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态环境等产生作用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经济性功能属于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
本题考查我国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我国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
本题考查情绪状态的分类。情绪的分类包括:心境、激情、应激。其中,激情是指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多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它是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题干中国歌响起激发的拼搏的斗志,这种情感是强烈的、短暂的、带有爆发式的激情。D项正确。
A项:心境是指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它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应激是指外部压力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升华不属于情绪状态的分类。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5
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按照学科内容的属性来划分,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是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学科课程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都可以说是最早的学科课程。B项正确。
A项:隐性课程,也叫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活动课程,又叫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是基于各门学科的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是相对分科课程而言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6
本题考查思维的类型。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以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辐合思维也称为集中思维、求同思维、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辐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或者最佳答案的思维活动。题干中警察根据证据、医生根据症状以及科学家根据多种作用得出来的唯一结果,属于辐合思维。C项正确。
A项: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分析思维是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7
本题考查注意的种类。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其中,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产生条件为直接兴趣、熟练和系统化。题干中亮亮刚学会开车时不熟练,此时为有意注意,后来开车越来越熟练,此时已经不需要意志努力了,属于有意后注意。C项正确。
A项: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与题干不符,排除。
B、D两项: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有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8
本题考查记忆的类型。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可以把记忆分成: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感觉登记,是极为短暂的记忆。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的开始阶段。其储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题干中看着远处的道路、商店以及行人,在头脑中的时间极短,属于瞬时记忆。B项正确。
A项:程序记忆是如何做事的程序的记忆,通常通过动作表现出来。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短时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在感觉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后,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再从这里进入可以长久保存的长时记忆。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地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一种记忆。这是一种永久性储存。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9
本题考查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其中,想象的道德情感是通过个体的记忆或想象而产生的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题干中,想起岳飞、文天样、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多半会唤起钦慕之情,是想象的道德情感。B项正确。
A项: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例如,看到有人跳河自杀,不假思索地去营救,这时就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0
本题考查冯忠良关于操作技能形成阶段的理论。操作模仿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个体在定向阶段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而在模仿阶段则尝试做出某种动作。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包括:(1)动作品质:动作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2)动作结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3)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4)动作效能:比标准速度要慢。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1
本题考查群体心理的概述。群体的心理功能是指群体情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学校中群体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归属功能、支持功能、认同功能、塑造功能。其中,支持功能是指当学生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等得到学校群体的肯定与鼓励时,个体就获得了一种支持的力量,就会增强其进一步努力的信心,成为其前进的动力。B项正确。
A项:归属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给个体情感上的依靠,使群体内各个成员在发生相互作用时,行为上表现为协调一致,彼此体会到大家同属某一群体,产生“我们是同班的”、“同校的”等类似情感体验。归属感在一般情况下,不一定表现得很强烈,只有当群体受到表扬与奖励、惩罚与攻击时,归属感才会增强。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小英对班级的归属情感。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认同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使学生或教师对一些重要的、原则的事情或问题,同学校群体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题干并没有体现小英和班级形成共同的看法和评价。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塑造功能是指学校群体对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人格和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学校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2
本题考查知觉的特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同时,针对缺失的内容,我们可以结合已知信息,把缺失的部分补充完整,强调的是我们对事物整体属性的认知。题干中,学生能将不完整几何图形补充完整,正是结合已有信息,把缺失的部分补充完整的体现,强调的是学生对正弦函数整体属性的认知,这体现了知觉的整体性。A项正确。
B项: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反映的特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题干中强调的是将图像补充完整而非从背景中选择出来,这没有体现知觉的选择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知觉的理解性更强调不同的人由于经验不同对同一个事物的理解不同。题干中并没有提到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来补充图像,体现不出知觉的理解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时,虽然该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形状、亮度、颜色等)受环境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人们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3
本题考查班杜拉的强化分类。班杜拉认为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其中,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题干中的“警示语”通常是一种提醒,通过该方式可以使当事人及他人警惕,对象是不特定的人,大多没有时间限制,使用范围也相对广泛,是利用了替代强化作用。A项正确。
B、C、D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4
本题考查思维的特征。思维的概括性包含两层意思包括:(1)把同类事物的共同特质和本质特质抽取出来加以概括。(2)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题干中把枣树、苹果树、梨树等依据其根茎......
上一篇:2021年天津河西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题
下一篇:2020年天津市宁河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题
相关资源
  • 2022年7月18日天津市西青区中小学公开教师招聘考试题 《教育综合知识》
  • 2022年7月18日天津市东丽区中小学公开教师招聘考试题《教育综合知识》
  • 2022年7月18日天津市南开区教师招聘题
  • 2022年7月14日天津市和平区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考试题
  • 2022年7月10日天津市南开区南开中学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试题
  • 2018年11月12日辽宁省阜新市育才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18年8月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2018年1月30日辽宁省阜新市教育局直属高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
  • 2018年7月8日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题
  • 2018年7月15日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劳动合同制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18年8月13日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教育系统公开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18年2月12日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
  • 2018年3月30日辽宁省沈阳市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17年9月24日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区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16年辽宁省铁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计划教师招聘考试题(精选)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View: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